宫有春
山东省德州市石家园街小学
摘要:小学高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对数学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思考课堂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争取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 两极分化 成因 策略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随着数学知识难度的增大和数学知识的复杂,数学课堂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的苗头,年级越高,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减少这种现象出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思考课堂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争取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导致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现状呈现两极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深层次分析、多角度的探究。
1,学生自身不同的学习能力
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数学教学的知识量增多,知识难度增大,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思维逻辑性越来越明显,对于不同个体的学生而言,由于其理解力、接受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学习效果上的不同。一些学生由于在课堂上无法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因而出现了理解不透、理解偏差甚至理解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长此以往,他们便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逐渐有意无意的不完成作业,从而出现成绩下降。
2,学生自身不同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维,养成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力。比如重视预习、带着疑问听课、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善于归纳总结等。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学生能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更高难度的数学知识。反之,则会学得一知半解,成绩下降。
3,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
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能主动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能以高昂的姿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所以掌握的比较扎实。反之,如果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他们会在被动状态下学习,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积极主动的寻求帮助,反而任其发展,从而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下降。
4,教师不当的教学方式
教师是数学课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等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数学成绩的提高。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一言堂”“填鸭式”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缺乏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体验感、成功感,难以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解决小学高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的优化策略
两极化现象是现阶段小学高年级数学常见现象,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思维的形成均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1]为了有效解决小学高年级数学两极化这一问题,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积极开展相应的教学策略,从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针对性的帮助与辅导等方面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一,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学习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合作学习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学业水平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在具体教学时要注重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学习的有效性,对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肯定,提升学习信心。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有关键作用,而兴趣的激发在于教师是否有效把握学生的需求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年龄特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成功感;利用课件等辅助的教学手段,在直观形象的演示中,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参与。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从抽象转向具体,从复杂转为简单,让不同层次学生看明白听懂,从而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能增强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在整个学生生涯中是基础的,该阶段的学习不强调难度,而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2]小学高年级学习过程中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原因还在于学生自身未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要自觉养成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认真听讲、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理解明白老师的解题思路,并从中学会优化的学习方法,悟出解题之道。
4,开展针对性的帮助与辅导
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学生在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上各有不同,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加强辅导、主动帮助的方式来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要做到循循善诱,除教会他们“会问”、学会“参与”、学会“感悟”外,还要鼓励他们大胆提问题,大声回答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课后辅导要保持亲切的态度,耐心细致地讲解其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关注其思维状态、思想状态,多鼓励多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感受到快乐,进而能更加轻松的投入到后续知识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提高成绩。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要高度重视两极分化问题。要从现象出发,挖掘深层次形成的原因,在分析、反思、总结中不断尝试各种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改变班级数学两极分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科学院“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 “小学数学两级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J]
[2]买琴 小学数学两级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教学与研究 2020.09
作者:宫有春
学历:山东师范大学 大学学历
职称:一级教师
工作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石家园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