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高绒她姆
[导读] 在小学阶段,人们十分重视对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

        高绒她姆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 626600
        
        摘 要:在小学阶段,人们十分重视对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探索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帮助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对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孩子们解决数学难题,而且要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孩子们能够将数学思维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有效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孩子们对数学思维的建立,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孩子们时,需要更加注重对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帮助他们不断的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1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培养孩子们数学解决问题的思维。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常给孩子们讲解书里的知识点,并通过习题练习,能够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就足够了。至于小学数学思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思维方式的培养,在一些小学数学课堂上,小学教师并不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不利于孩子们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长久下来,孩子们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极其不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小学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模式,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心态,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2 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2.1 帮助小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小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对同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例如,小学教师在给孩子们讲解开放性的数学题时,可以让孩子们根据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在讲解时,需要将多种方法为孩子们提供解题思路,帮助他们独立思考,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思维,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小学生要突破思维定势,促进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即使孩子们在独立思考过程中有部分错误的解题和思考方式,教师需要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解决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学教师在帮助孩子们进行独立思考时,要根据孩子们心态发展状况,合理的解决孩子们遇到的难题,不能简单的一刀切对孩子进行批判式教育。只有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孩子们树立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让小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更加的勇敢,有能力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2 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合理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固定的问题。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拿出三个苹果,问他们如何将这三个苹果分给6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呢?假如将这三个苹果分给7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呢?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思考,能够有效的帮助,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帮助孩子们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要想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自主“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只有在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小学生才能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够有效的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分析,能够不断的提高孩子们“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小学教师在给孩子们讲授时、分、秒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放映,不同时间的图片。通过让孩子们举手回答问题,让他们能够有效的和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积极有益的环境,更利于孩子们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2.4 教师需要改变指导方式
        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他们对问题的解决是相对困难的。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画图法,举例法,能够有效的将抽象的问题通过实例帮助小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理解。例如,小学生在学习。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可以通过画图,让孩子们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孩子们通过画图,能够有效的理清楚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有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帮助他们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需要帮助孩子们打破固定思维,改变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孩子们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思维,帮助他们能够提高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需要帮助孩子们树立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有效促进孩子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升孩子们数学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钦厚.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初探[J].学周刊,2019(06):15-16.
        [2]乔自源.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52.
        [3]杨淑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J].宁夏教育,2018(06):48-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