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萍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310011
摘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初中数学是重要的部分之一,为之后高中数学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将教材中复杂抽象的例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新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意识;策略
引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国家对教育是越来越重视,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对于数学学科而言,要求学生不仅仅只局限于理论知识和做到考试高分,还需要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目前,大部分的教师都只注意到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往往忽视了那些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但“学以致用”,实际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老师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两手兼顾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培养应用数学意识的优势
1、巩固理论知识
数学作为主要学科中的一门,它将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然而在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老师只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和使用无穷无尽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只知道重复地做题,无法理解它真正地涵义。如果老师有意识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那么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地理解就会更加地深刻,同时巩固了学过的知识。
2、提高创新能力
作为从小学到大的一门学科——数学,那为什么学生要从小学起呢?因为这门学科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将逻辑思考能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就是创新能力的体现。而现在国家需要的就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初中数学教学就有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二、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策略
1、结合实际生活
初中数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关,老师应该在课堂上讲课时,将生活中的实例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讲解。这能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不是简单的计算,也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以后学生在学一个知识时,就能联想其是否与现实实际相关,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且轻松地掌握知识要点,教师可以把公式带入日常生活中,创设一个更加贴近学生的场景。假设甲同学到邮局寄信,需要邮资3元8角,甲同学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并引导同学将自己带入角色,设想如何解决邮资问题,接着设6角的邮票为x张,8角的邮票为y张,逐步得出公式0.6x+0.8y=3.8。让学生知道抽象的知识点也能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起来。
还有在学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的知识点时,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很多具体事例——相机的三脚架、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等,都体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实例。
2、加入数学实验
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可以通过将数学实验引入课堂中的方法。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接触到数学实验的机会少,若让学生加入到做实验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觉得数学教学有趣,有参与感和体验感,而且能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
比如老师在课上讲解三角形的知识时,因教材并未对“内心、重心、外心”进行证明,这让学生无法理解它们实质,对此,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准备三个同样的三角形纸片,然后在其中一个三个角上分别标注A/B/C,接着过A点将两边重合,得到一个平分A角的折痕,再对B/C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另外两条折痕,三线交汇于一点设为O,这点即为三角形的内心。这时老师可以让同学自我观察,发现在△ABC中,内心到三遍的距离是相等的,即OD=OE=DF=r(内切圆半径),接着老师可以让同学对其余两个三角形动手进行折叠,不同的是,一个以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得到外心O1,O1A=O1B=O1C=R(外接圆半径),还有一个以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得到重心,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其中的差别,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3、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有效方式,数学建模将实际应用与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通过抽丝剥茧转换成抽象的数学模型,之后在使用数学基本理论将问题解决,这培养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对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讲到几何知识点时,需要先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之后就是模型的建立最后就是对数学模型用数学理论求解并应用于实际问题。比如大部分几何习题都会用文字来对问题进行描述,如某人在河岸的A点观察对岸的C点,测得C在A的北偏西30°,然后沿河向北行进50米到达B点,又测得C在B的北偏西45°,问河宽多少。这个时候如果凭空计算必定错漏百出,而形象的数字模型就可以很好地展示这一抽象的叙述。利用数字模型过点C作CD⊥AB于D,设CD=x米,在Rt△BCD中,∠CBD=45°,∴△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CD=x米.AD=AB+BD=(50+x),最终以此逐步计算出河的宽度x,不仅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更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通过正确并且有效地方式进行培养。初中是十分重要的阶段,只要初中的基础牢固,高中就能稳步提升,而不是空中楼阁摇摇欲坠。虽然当前的应试教育中分数很重要,但是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也同样的重要,老师应该兼顾好两者之间的平衡,为之后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国家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37):201.
[2]黄小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探析[J].考试周刊,2020(9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