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章
四川省叙永县天池镇初级中学校 646414
摘 要:初中化学是化学科目的入门教学,主要是为了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学习打下基础。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一些零散的知识,如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内容。虽然内容简单,但内容零碎且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加优秀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并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连接与记忆。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直观且生动的理解相关概念性内容,易于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变成知识面,并在此基础上容易让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积累补充,将知识面变成知识网络,利于帮助学生打好化学基础。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提高自己对知识地掌握能力,熟悉初中化学知识的运用。初中化学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目标。
1 化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哪些优势?
信息技术是利用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新时代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其中自然会包含着教育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使课堂的教学内容从枯燥乏味变得更加灵活生动,这也就利于教师丰富课堂的趣味性达到一定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得教学课堂相较于原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更加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而自主探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体会,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记忆能力等学习能力。
因为初中的化学知识更加偏向与记忆,大多都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常识性知识,这类知识没有什么特殊的理解要求,但是却对学生的记忆能力带来更加大的压力。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图片以及视频丰富课堂概念性知识以及基础性的名称类知识的表现元素,比如在课本中会对钠元素进行简单的介绍,在钠元素的性质介绍中会提到其活泼的化学性质以及钠元素的物理性质,但是只有文字的介绍并不能让学生的意识中建立有关钠元素的认知体系。如果这个阶段教师采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元素进行课堂知识的丰富与延申就能够使钠元素的性质概念更加活泼生动。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制作成课件,课件可以包括图片、文字、视频以及音效,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寻找一些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并通过精心设计重新编排其使用顺序,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首先利用多彩的图画引导学生发现钠元素的物理性质,在利用视频介绍钠在水中的实验内容,辅助学生理解钠元素的化学性质,再配合音效的使用加深学生的记忆以及理解,这一套教学流程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完成新课内容的学习。
2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信息技术应用可以体现在教学课堂的内容上,如上文中所提到的,通过图片、视频以及音效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对于学生理解课内知识是有非常明显的辅助效果的,所以在教学课堂上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既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其理解能力以及稳固其知识框架,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了保证教学课堂的多变性以达到稳定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学习兴趣,需要对教学课堂的内容或者形式定期进行必要的改变。
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完成这项工作。
信息技术的使用权不仅可以在教师的手中,还可以在学生的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预习对于初中的化学学习同样有辅助理解的作用,是初中生需要培养的优秀学习习惯。教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必要的预习能够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打破学习的局限性。虽然现在我国的教育投资以及扶持力度逐渐增大,但是对于我国整体教育情况来看依旧具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将化学教学局限在教学课堂中一不利于学生增加学习时间,二不利于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微课的录制,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观看,这样能够利于学生打破时间的局限性,而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外知识的获取,现阶段我国非常注重互联网教育,因此互联网上相关课程资源非常的多,但是由于录制视频的教师鱼龙混杂,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筛选,即教师可以推荐学生相应的可靠信息获取网址,鼓励学生在该网址上获取更多的课外信息以及知识。丰富的知识积累利于学生建立化学学习的信心以及培养自身的化学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化学知识不仅仅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变化体现以及教育行业的发展体现,还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创新方向。
3 结束语
化学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培养学生的各项化学能力是包含在初中化学教学任务中的一项基本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的灵活性以及趣味性积极打破传统课堂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提供给学生更加便利以及高效的学习条件和方法以达到提升学生整体学习力的目的。信息技术走进教学课堂对于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是我国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胡唤.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才智,2017,000(022):60.
[2]纪艳芳.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v.5(24):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