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雄
海口市第一中学
摘要:进行课改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在课改的基础上,教师们进行了多种授课方法的创新,其中为了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培养孩子自学能力,自主探究的授课模式必不可少。根据已经进行的授课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课堂更加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十分符合课改的要求,本篇文章通过初中数学教育作为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在课堂中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自主探究;课堂教学;初中数学;学习能力;积极性
引言:自主探究课堂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来提升教学效果。自主探究模式对于老师们的数学素养要求更高,教师要具有优秀的组织力,以及对于课堂互动能够把握好尺度才能够提升课堂的授课效果。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提前了解好本班级孩子的个性特点,并且及时发现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短板,及时引导纠正。同时自主探究的授课方法需要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双方能够及时沟通发现的问题,彼此配合完成课程目标。我们要通过自主探究的特点入手实现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工作。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课改中,要求教师是授课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老师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是和谐且平等的。公平公正民主的授课环境,能够避免孩子出现厌学的心理状态,同时不会让孩子们害怕老师,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并且还会爱上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主动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究以及尝试,这样也会完善学生的创新素养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进行授课时可以先设计一个教学情境,通过与生活中的细节结合,把数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转变成生活中孩子们常常接触到的内容,能够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并且创设学习情境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学习新的知识时会进行主动探究。比如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授课时,仅仅靠数学老师的表述很难让学生快速进行解题。但是如果数学教师把在生活中能够常常看到的事物与授课内容相互融合能够加速学生的理解。举例说明:某个学生家庭五月份的收入为a元,生活花销为其月收入的1/3,去除生活花销外,剩余2400元,请计算出该学生家庭五月份的收入为多少。在刚开始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已经知道可以通过把未知数和已知数列为方程式解答此类问题。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回答问题的相关经验,自己找出方程式对孩子来说也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此时数学老师通过需要引导孩子,并且老师与孩子一起配合完成问题的解答。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孩子们能够快速掌握解题的方法以及技巧,此时数学教师可以为孩子们寻找一些同样的问题让孩子进行练习,主动探究问题答案,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方程式的理解。
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题方法
数学课主要是为了能够锻炼孩子的解题能力,并且把数学理论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了思维逻辑。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需要在设计授课情境时提供一些问题的漏洞,并且引导学生能够主动找出问题的答案。当问题被发现时,老师以及学生共同合作,探讨出正确的结果。也能够明确学习内容的重点。因为班级同学的基础并相同,基础不同的孩子会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师也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短板,并且进行针对性教学,整改授课的方案,提升教学有效性。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心中的困惑,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的鼓励能够给予孩子探究问题的信心,并且老师和同学互相配合,找出正确答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神奇。比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授课时,这个知识点在教学中属于难点问题,通过教师的授课,孩子们也很难能够灵活运用老师讲过的知识,因为全等三角形知识点灵活多变。想要学生能够深化理解,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中等数学题目的设定进练习,也可以把班级同学分成学习小组,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学生互相讨论取长补短,讲述解题过程和解题思路。课程的最后教师把学生的思路进行整合,不足的地方在课堂的剩余时间进行集中讲解。
三、构建自主练习体系,实现知识内化
数学课本中的知识均是前人通过实践所总结出的知识内容,是对数学实践经验的间接展示,孩子如果想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需要不断的训练以及实践才能够完成。教育家认为把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思考以及自我探究才能够完成深化。所以数学教师教授数学课程中,需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在空闲时间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消化新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数学思维体系。探究学习需要数学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不断反复练习,真正的把学习过的知识变成为自己的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四、加强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结合教学实际案例会发现学生在自主探究时,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公式还比较有限,也很难提升探究的效率。数学教师可以把基础不同的孩子放在一个学习小组之中,并且鼓励每个孩子都能够承担起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查缺补漏,提升孩子学习的热情。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时,同学互相交流经验,并且掌握新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会远远高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并且当小组同学进行合作时,数学老师也可以加入到讨论之中,参与学生的交流,也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深化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
结束语: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旨便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明确学生是进行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教育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能够探究新的知识,并且把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点灵活运用,在生活中能够巧妙解决一些遇到的难题。并且及时夸奖基础薄弱但是进步很快的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初中生活中,数学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知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教学有效性,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韦宏.自主探究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00(023):68.
[2]孙亚双.自主探究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神州,2012(10):180-180.
[3]钟亚莉.自主探究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00168-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