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华容
四川省射洪市第一小学校 629200
摘要:现今如火如荼的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课堂,加速着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等多个方面的升级换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概念由复杂抽象转换成形象易懂,激发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现实意义非同小可。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呈现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重要性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过程;创新思维
引言:《数学课程标准》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之手段的重要性。既抽象又重视逻辑性的数学课在图文并茂、声与像融为一体的信息技术的提升下变得生动有趣。数学课堂也不再死气沉沉。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衔接。又让教学效果最佳化。而期间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一步步发展和完善。
一、信息技术生动了数学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兴趣才能让学习快乐。就数学教学而言,尤其如此。在教学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以形象生动的动画和适当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实现探索创新。
在讲解《认识钟表》一节时,以故事导入:“我的星期天——那么不同时间段我们都在做什么呢?”同时课件的第一个画面在灵动的起床铃声中浮现出早上起床的场景,学生会踊跃回答自己在干什么。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周末的早上是几点钟起来的。这样就引出时间概念。然后用画面把时间换成钟表并配以不同的活动场景,让同学们在具体情景下看时钟认时间。本课的学习内容就一带而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认识钟表”。正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一改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在浓厚兴趣的带动下,全神贯注于学习中并积极思考。在熟悉了钟表后,让学生通过钟表和时间的联系,根据画面中时钟的显示配对时间,从而让抽象的时间在动画中鲜活起来。
二、信息技术呈现思维过程,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
数学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数学现象,从而能将数学问题抽象化,最后加以综合和概括。这就是思维能力。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的呈现是教学的关键一环。信息技术在呈现感性材料的同时帮助学生潜能的开发,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学习内容,变难为易,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认识人民币》一课,要通过“不同币值”和“不同币值间的进率”二个递进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利用flash展示一副游乐园购票场景,从而引出钱币概念。通过动画弹出人民币,让学生不断熟悉和掌握各种人民币面值,并以数字标明。
在第二层次教学中,结合着flash演示使学生掌握分与角、角与元之间的进率。那么如何让学生领悟元与分之间的进率呢?接下来在动画中将1个1元硬币转换成10个1角的硬币;1角的硬币又变成10个1分硬币,画面不断推动分解币值,最后学生可以自己结论出1元等于100分。形象生动的展示能让学生更主动地获取知识,也开拓了思维的创新和发展。
三、信息技术生活化课堂,推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育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传递着视听信息,烘托出学生熟悉的气氛,Flash创设的与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情境能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积极地调动数学思维、从而极大地刺激思维记忆。可以说教育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在进行“圆柱与圆锥”这节课程的教学时,如果仅仅是向学生表述圆柱与圆锥二者之间的区别,学生难免会觉得过于单调乏味。但是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圆柱形和圆锥形的物体进行展示,比如笔筒、漏斗等,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
四、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不断推陈出新
信息技术渗入小学数学课堂,使其教学形式悄然发生着变化。有的教学设计尝试着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资料或结合身边的数学,把数学的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一方面丰富学生课余知识的积累,把数学运用于生活;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自主探求知识能力的养成,逐步提升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生活当中的各种图形,并在家长的协助下徒手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使几何图形抽象化。在课堂上,改变了常规的教学形式,老师不再单纯的画出图形,而是利用flash,三条线画出三角形,继而组合两个三角形,“变出”新的三角形。再动画闪现不同的三角形组合,搭建出长方形与正方形。形象的教学让学生专注而有热情。学生掌握原理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看动画图形拆解或组合各种图形,比比哪组最快。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性,让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各种图形。直观生动的信息技术的运用,转变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形式。
结束语:
信息技术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对学习兴趣盎然,求知欲爆棚,创新意识不断升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师更新和优化了教学模式,充分讲解数学概念的同时更好地呈现数学思维过程。数学课堂教学的视觉化、多样化,既增强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教学效率。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随之带来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赵海艳.探究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71-72.
[2]马继忠.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低学段数学逆向思维教学分析[J].学周刊,2020(3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