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思考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江全德
[导读] 数学不管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在普通高级中学中都是一门主要课程

        江全德
        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  363100
        摘要:数学不管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在普通高级中学中都是一门主要课程,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认清数学价值、养成理性思维、增强应用能力,要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普遍学生进入到高中后都反映高中数学难,而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老师应该重视起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阶段脱节现象,让初中数学成为高中数学的台阶。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思考

前言
        初中时期学生学数学往往偏向机械地学习,所学的知识也较为简单,而来到高中后,高中时期倡导主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有所要求,显然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本文从教材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增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方法,希望能够让高一学生顺利的接受高中数学的学习,实现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现状
(一)教材衔接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初高中数学教学教材衔接出现问题,教材衔接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内容安排两方面。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我们可以得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定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思维以及必要的应用技能。而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则要培养学生更高水平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发现高中阶段比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高出很多,让高一学生难以适应。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初中课本语言通俗易懂,趣味性较强,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严谨,逻辑性强。并且高中数学课时间紧任务重,不可避免的让学生难以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二)教学衔接现状
        教学作为课堂的主要形式和中心环节,能够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直接影响着学生。初中数学老师和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上有着明显区别,初中老师为了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对学生反复重复解题方法和步骤,重点题型多次练习,而高中教师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因此老师更加在推理和论证上下功夫。教学方法的巨大差异,让学生很难适应高中生活。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对策
(一)关注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招生录取,另一个是考试。我们可以看出新高考改革导致教材发生了变化。例如,加入了初高衔接部分内容。

在必修1第2章中加入了一些初中老师认为中考不会考、高中老师以为高中学生应该会的知识点。这就使得老师能够解决学生初入高中由于教材内容导致跟不上的情况。并且,高中教材删除了部分内容,包括线性规划、推理论证等等。这就减轻了高中数学的难度,同时也增强了有关函数、代数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部分,这与初中所学的一些知识点相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关注高考政策,关心教材变化,根据新的教材大纲备课,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做好初升高的衔接,迈好走向高中的第一步。
(二)做好教学内容衔接
        由于高中教材难度加大,教学内容涉及的更深更广,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更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要从理论性较强的方向入手,从而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过渡到高中内容,进而逐渐的培养起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讲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三角函数的概念,增强他们的理论基础,并加入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概念,进而引出高中三角函数内容,帮助学生实现新老知识的结合和转换。
(三)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老师要立足于大纲和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上要采取低起点、多训练、分层次的原则,实现知识的逐步递增和落实。对于一些较难的内容,老师要做好知识铺垫,并多加生活中的例子进行举例说明。老师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体系和知识网络,例如初中数学中就学过平面几何和函数概念,那么高中变成的立体几何和三角函数概念,使得知识点难度加大,那么老师在讲述新知识时,就要从旧知识出发,帮助学生联系起新旧知识,并做好比较区分。
(四)加强教学方法指导
        加强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如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等。拿问题教学法来说,这一常见的教学方法是用师生合作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问题教学法不光是通过一个问题来进行教学,而是通过一种启发来帮助学生养成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那么老师就要用这种方法启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问题过渡和衔接,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应加强例题与其他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最终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结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结语
        我们要正视教材衔接和教学衔接上的问题,努力通过多种方法来改善初高中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现状。关注新高考改革,做好初高中教学内容衔接,优化教学课堂,加强教学方法指导,从而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信心、提高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程相刚.初高中数学教学衡接的问题及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07):38-39.
[2]孙居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重在思想方法的衔接[J].中学数学月刊,2021(02):13-16.
[3]蔡昌盛.初高中数学教学術接的实践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1(04):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