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雪娇
湖北省建始县花坪民族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正在逐渐地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与以前不同,初中数学教师都在考虑如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新课改。找到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十分的有必要,仅仅只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学的学习对初中生来说很有必要,学得好与差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中考成绩,关乎到他们是否有自主选择高中学校的能力。
关键字:教学策略;初中数学;有效
引言:数学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学生一般或许会认为学习数学既枯燥也困难,但不排除有些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十分有趣。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需要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加以实践并创新,尽可能地找到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适合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将教材灵活运用传授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数学。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毫无疑问是教学的主体,然而有些初中数学教师在向学生讲述知识点时可能仅仅只是按照学校所安排的教学进度来进行教学。教师一味地向学生输出知识,而没有注意到他们是否理解,会导致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下降,教学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学生都是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在讲同一个知识点时,需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主,即使有些学生不能很快理解知识点,也不能忽略他们。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
学生在初中所需要学习的科目有许多,初中数学教师上课时间也有限,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或许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数学知识点。许多教师只是讲述书本上的知识而未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而没有注重要让学生进行实践,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长时间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理论知识,会使教学内容脱离了实际,就会使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能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备课,寻找合适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可以利用互联网与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丰富有趣。
二、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具有差异性
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虚心参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改变自己的惯性思维,尽量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不同,学习数学能力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应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帮助每一位学生理解知识点,而不是为了赶进度舍弃那些没有理解的学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授“画轴对称图形”时,学生个体的不同,则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习能力都不同。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那些动手能力强、空间想象能力丰富的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一步的扩展学习,他们往往完成任务很快,也迅速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可以让剪出他们自己想象的轴对称图形,这既能够巩固已学的知识、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剪纸。而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弱、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生,可以在一旁协助他们完成一些基础作业,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掌握。
2、跟紧时代发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学生也早已习惯,因此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教学效果也不佳。初中数学教师应要跟进时代发展,教学与生活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学习,也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们要学会利用多媒体将初中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数学教学既丰富有趣,还不脱离实际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数学,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中,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将多媒体灵活运用到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初中数学。
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一元二次方程”时,学生会觉得计算复杂,不知道如何进行解题、计算。初中数学教师如果没有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只是照着书本讲解知识点,学生可能会摸不着头脑。这时候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或制作短视频和图片,引起他们注意,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并且可以多与学生交流,询问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老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这更贴近学生的心理、方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贴近生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有效地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悉心教导学生,应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吸引现在学生的注意力,使用新时代的教学方案,结合互联网制定教学方案,使教学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学习初中数学。初中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未来很重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素养,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找到合适学生的、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杨丽.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11):31.
[2]郭加川.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本刊视线专题,20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