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怀
重庆市石柱民族中学校 重庆 石柱 409100
摘要:初中阶段,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基于学科的均衡设置原则,初中数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更为有效的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效果。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就是从教学方法入手,引导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探究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与教师形成有效互动,开动脑筋,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论述了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提高 初中数学 课堂 有效性
作为一门应用类学科,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学好数学,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不断提升,对学生开展物理,化学等理科学习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更紧,学习内容也更为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有限的时间,运用恰当的,合理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数学教学内容,保障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基于这一点,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争取为学生构建更具启发性,更富有凝聚力的数学课堂,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基于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为每一堂课创设明确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要围绕目标展开。而这也恰恰是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使每一堂课的设计更加有的放矢。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创设,一方面应当考虑教学进度,另外一方面要着重考虑所应用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并应当体现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以及保障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相关举措。例如,教师在讲授圆的相关知识时,就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教学规划,并给自己制定教学目标是:协助所有学生掌握关于圆的所有理论知识,而且教师还在不同教学环节和课堂中不同的阶段进行详细的布置。在课堂开学开始时,教师先将课前总结的课程大纲通过多媒体设备投放在显示器上,要求学生根据课本中的记述,将大纲在自己的笔记本中补充完整,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析。在学生开始讨论时,教师就针对知识掌握能力差的同学进行了轮流的辅导,帮助他所在的小组完善知识内容,并划分出重点。
在讨论完毕后,教师要求他辅导过的学生们走上讲台,依次为同学们讲述自己的理解,并运用多媒体设备将教学大纲补充完整,最后根据学生们的薄弱点进行了弥补和解答。
二、指导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这几种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预留合作学习的空间,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帮助学生体味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借此来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在引导学生形成这一习惯的同时,带领他们通过这一学习方法突破教学中的瓶颈。例如,我在相似性应用的课堂教学中,我事先让学生预习课本相似性应用原理,再分组准备相关教学工具,如竹竿米尺玻璃反光镜等。等到课堂教学时,我把数学课堂也搬到教室外教学,让学生自己组织测量学校的旗杆和几棵大树。学生在活动中分工合作,通过自己实践活动测得结果,学生非常有成就感,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相似性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作用,让学生觉得原来数学也可以这样学习,让学生懂得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教学。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动手动脑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
三、建立更为科学完善的数学评价体系
从目前的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对于其中一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而言,他们无法得到更为有效的教学指导,其学习能力也难以做到更好的提升,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来说,数学课对他们来说已经不亚于听天书,一堂课下来,他们往往是云里雾里,很难有所得。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尝试应用更为完善的数学评价方式,建立更为有效的评价体系,以保障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都能够有自己的收获,而教师也能对他们进行更为公允的评价。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切实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促使评价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心理。首先,教师需要拓展教学评价的主体,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自评与互评,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展开评价,从而帮助教师整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在具体的评价中,教师还要转变那种单一的结果性评价,引入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中的态度、方法等内容展开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与矫正作用。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从学生的整体着眼,利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采用更为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引领以及监督,评价,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在数学课上得到更为有效的启发。这一过程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数学教师应当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优化教学环节、健全课堂教学过程,以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瑞林.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速读(中旬),2019(12):230.
[2]苗素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9,2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