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好芳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怀城街道中心小学 526400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历史上无数先贤思想以及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人民引以为豪的资本以及精神财富。小学德育教学应该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以及素材,使小学生道德素养有所提升,并且让学生拥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觉,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情操都获得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德育素材;渗透
引言
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所以学生作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应落实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实现综合发展。而怎样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各个环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习过程中,也就成了有待处理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迎合新课改提出的各项要求,转变教学态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实现推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优秀传统文化德育素材
(一)优秀传统礼仪文化
我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基础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社会具有文明的基础象征。古代礼仪当中蕴含着人们对于自然万物的敬畏,以及对于道德修养的要求,和对社会法则的追求。礼仪中包含着宽容,同时也包含着审美,和社会秩序的协调。
(二)爱国主义精神与忧患意识
古人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是有很大期待的,在《礼记》当中描述出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大同社会,字里行间能够充分地表现出人们对国家、民族的基本志向。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也可以充分的反映出古代人民忧国忧民的思想。这些著名的典故,在我国人民心中留下的烙印是非常深刻的,十分难以磨灭,这充分地表现出了我国人民一直以来对祖国的深厚归属感以及感情,体现出了人们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爱国情怀。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多方位应用
(一)落实融合学生生活实际
在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要落实融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小学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展阶段,对一切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知识储备较少,在学习一些理论性的内容时,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理解不够深入,而注重融入生活实际,会让学生更加全面掌握和理解。教师则应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尽可能为学生讲故事,避免过多的口头阐述。例如,融入“孔融让梨”这一故事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研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和“孔融让梨”同类型的事情呢?实现将德育和日常生活相互联系。而作为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知识储备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并且学生具有较强模仿能力,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应做学生模范,做到身体力行。
像在升国旗仪式中教师也应和学生一样行注目礼,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把自身日常生活和传统美德相互联系,积极采用较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典范,让学生逐渐体会到教师的爱和集体的力量,实现获得德育的熏陶,提升自身思想品质。
(二)积极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德
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优良品德。各种传统文化都是古代先人劳动和智慧的直接体现,内容较为丰富,并且传承着民族的美德,而教师则应落实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手段帮助学生形成优良品德。例如,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身生活经历,像有的同学会说自己在乘坐公交车时,看到老人没有座位,会让出自己的座位,因为害怕老人承受车辆的颠簸而受到伤害,并且通过主动让座还能够让自身感受到温暖,这一做法其实就体现出了学生的优良品德,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还应把文献典籍中所具备的传统优秀文化,合理渗透在学习和管理工作中,把古人的智慧、各种高尚的品德传承给学生,以此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当前在教育工作中对传统文化典籍的渗透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其中《弟子规》《三字经》等都引入到了德育教育工作中,这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习惯有着促进作用。
(三)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科书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文本,其中承载着大量的知识。教科书能够给小学德育教学带来极强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重视传统文化,同时将传统文化和教学素材相结合。在内容上,要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教科书能够全面融合起来。中华传统文化深度是极高的,其中的思想也极为丰富,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品质,使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当中成为优秀的人才。而在文化方面,如果我国民族想要获得更多发展,那么找到民族文化的根就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文化当中,优秀的资源一定要通过教育和引导才能够获得继承以及发扬,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和小学德育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高理性认知,同时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积极的道德习惯,从而弘扬传统道德,成为一个拥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形式方面,传统文化和德育教科书要能够相互结合进行设计,教材编写方面要让小学德育教学更倾向于对社会有所关爱,要让小学生拥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并且要心存善念,这对小学生的道德发展,以及人格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材要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对于个人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拥有爱国情怀。另外,在内容上,对人格修养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从而使其在社会生活当中,能够拥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小学德育教学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起来,可以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传承以及发展。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教师需要利用传统文化的熏陶,充分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同时让学生能够塑造积极的三观,校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使其综合道德素养获得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日后发展的过程当中,塑造一个积极的人格,从而在社会活动当中拥有更多的责任感,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学生个体和社会都可以获得更多提高。
参考文献
[1]?许爱英.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学周刊,2018,(2):54-55.
[2]?蒲国平.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3).
[3]?赵瑜.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中华少年,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