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探究式教学的"扶","放"之度与层次性——由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郑思军 黄立琴
[导读]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教学时,给学生一些具体的事例和问题

        郑思军  黄立琴
        湖北省南漳县九集镇丁集中心小学    441513

        摘要: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教学时,给学生一些具体的事例和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而得出问题的结论等。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时,需要注意自己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合理性。在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同时也要运用探究式教学的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培养。以下是对探究式教学的"扶","放"之度与层次性进行的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进行的研究。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教学支架;小学数学;层次性

        随着我国新课改革的不断发展,探究式教学已经变成了当今受到关注度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随着探究式教学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其也发生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的同时,对“扶”、“放”之度应该如何进行把握。
一、由一个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引起的争论
(一)一位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的知识点时,这位教师先给学生看了一些图形,其中有长方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教师在课程讲解时,选择了其中三种图形做教学活动[1]。首先,教师主动问学生这三种图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在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之后,教师又问学生如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学生说可以把自己想到能够拼成的图形画到习题本上,进行验证。之后,教师在看到同学们画出的图形之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是三个以上的图形一起拼组的话,是否还能够画出其他的图形呢?一个图形是否和有多少个图形组成有关系呢?教师让学生随意选择三个图形继续进行图形拼组的探究活动。在学生画好之后,教师通过举手的方式来表达学生最后得出的结论。通过学生的举手表决可以看出,图形的拼组会受到图形多少的影响。
  对于这个教学案例,出现了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观点。
  观点一:两次画图的教学活动是重复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教学效率。从第一次画图中就可以知道,在图形拼组时,会受到图形多少的影响,在进行第二次探究活动,就会显得没有太多的借鉴意义。

如果教师在进行图形拼组活动设计时,第一次让学生用两种图形进行拼组画图,第二次再让学生运用三种以上的图形画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其在运用三种以上图形画图时主动思考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变得更加的活跃,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观点二:这位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几个同学进行拼组,在拼组之后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探究三种以上图形是否对图形的拼组会产生影响。这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也会让学生主动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实际上,两种观点之所以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冲突,就是探究式教学中的 “扶”与“放”之间的问题,一个观点是让学生可以自主思考研究问题,另一个观点是有教师引导进行画图活动。在新课改中,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度是比较高的,但是,教学开展度越大,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越有利,还是适当的开展对学生更有利呢?想要明确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新对探究式教学进行审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探究式教学的层次性
   上个世纪中期,就有美国学者提出把探究式教学作为正规的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在探究式教学中探讨研究的过程中,美国学者把其分为五个步骤,通过猜想和论证来完成的。我国的探究式教学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机械探究、有指导的探究与自主探究三个层次。下面是我们从探究式教学的三个层次中的机械探究和自主探究进行的分析。
(一)机械探究
    在讲解“找规律”的知识点时,教师通过探究式活动进行教学。首先,教师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对班级中的时钟进行研究,找出规律并记录下来。机械探究式教学虽然可以节省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学习知识也比较容易。这对于缺少探究经验的学生来讲,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也掌握了基本的探究技能。但是,探究式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机械探究只是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并没有使学生经历思维探究。在机械式探究中,学生还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步骤进行学习。虽然机械式探究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还是停留在表面,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少用这样的探究方式进行教学。
(二)自主探究
教师在讲解“分类与整理”的知识点时,教师把学生进行分组,之后把课前准备好的教学器材分给每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对教学器材进行分类,并且说出这个器材是做什么用的。自主探究学习是比较开放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机械研究相比,自主教学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但是对于探究结果是否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就没有办法保证了。
总之,在教师运用探究模式进行教学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探究能力,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静. 小学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20):P.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