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过
贵州省松桃县冷水溪镇石门村完小
摘要: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有些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自身的教学思路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改善,也没有深入地领会新课程的改革精神,从而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较低,无法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让传统的教学思维得到转变,以此作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课堂教学,从而可以给学生构建一个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本文能够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开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数学;有效性;
引文: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目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让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转变,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开展的目标,对于核心素养的理念需要进行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进行有效的改善,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的钻研,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从而才能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让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教师需要进行启发式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因为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活动非常丰富,并且学生的注意力也比较分散,而且也没有形成相应的逻辑思维,这种情况下对于高效教学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在目前新课改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意识到对学生开展高效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给学生开展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通过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开展良好的数学教学,从而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让学生的个人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可以引导学生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课前的导入环节,并且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知识教学的引导,从而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在实际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重视教材知识的讲述,没有重视给学生设计导入的环节,在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课堂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直接就给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述,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被拉回课堂,无法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小学生调整学习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情况下会让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课堂导入,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也无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小数乘法》这节课程的时候,教师需要在正式授课之前给学生进行课程导入,并且需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课前的导入,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环节中。
对于这个章节的内容,会涉及到小数的乘法运算,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之前,给学生制定一些情境应用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收银员和购书者,比如:“王明和同学们一起购买课后练习题,每本书的价格15.5元,他们一共是6个同学,那么请问一共需要多少钱呢?”通过这种问题进行课前导入,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有些同学会例出6个15.5相加的算式,有些同学感觉无法进行计算,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引入《小数乘法》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告诉同学们,等到他们完成了这节课程的学习,就能快速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从而可以让学习的质量得到提高。
二、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得到促进
所谓兴趣是小学生最好的引导者,所以,需要让小学生对知识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构建一个趣味性的教学课堂,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给学生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从而能够让教学课堂的顺利进行得到有效的促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乘法运算》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进行单一的学习,这样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会让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给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当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让各个小组进行问题的讨论,教师需要在一旁记录时间,对于一些解答问题较快又用时短的小组,教师需要给予相应的鼓励。小组成员还可以参加一些游戏活动,以此让课堂的学习氛围得到优化,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同时还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小组之间的紧密配合,可以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3、教师需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有效的加强
为了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深入的掌握,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把数学知识中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和熟悉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让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陌生感得到消除,并且还能让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性得到提高,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加减法》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超市购物的场景,教师可以在班级中选择一些物品并且标上价格,引导学生融入到这个学习场景中,让学生去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然后对自己所选择的物品进行计算,这样不但可以让课堂的学习氛围得到有效的活跃,还能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强,并且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对于加减法的理解有深入的掌握。
结语:
在目前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紧跟课程改革的发展,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的激发,并且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以此才才能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汤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析[J].学周刊,2020(36):75-76.
[2]杨小兵.探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20(35):85-86.
[3]宁九娣.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21-122.
[4]郭增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