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瑜
400000 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小学
摘要:儿童版画集绘画和手工为一体,是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它课业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版画教学为载体,让学生运用版画的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印制出富有创意的作品,是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儿童版画;美术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引言:美术的核心素养指:图像的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儿童版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识读、表现、鉴赏等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一、儿童版画教学对提升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
儿童版画是手工和绘画艺术的结合,其灵活的构图、生动的用色、丰富的肌理与小学生稚趣十足的美感特点极为契合。鼓励学生体验多种版画创作乐趣,掌握版画丰富的造型语言,体验版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客观世界,表现家乡人文,以自然为师,以版画为材,表现心中所感所想,学生在版画创作中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表现美的双手、追求美的心灵,是提升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提炼版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覃家岗小学儿童版画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从五个方面环环相扣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每一次的创作中,引导学生培养表现家乡、关注当下、倾听心声的创作意识;养成独立构思、采风写生的创作习惯;练就大胆个性、生动有趣的造型能力;掌握形式多样、肌理丰富的版画技艺;拥有调配色彩、处理画面的艺术品味,以此,从作品立意、构思、造型、印制、处理色调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传承版画艺术,促进学生进步。
三、核心素养时代儿童版画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素养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事物,文化沁润、以美育人,更能把知识与方法转化成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课题普及儿童版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体验式的版画创作中提升构图、上色、印制等多种综合能力。
版画的种类丰富,运用的素材多元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趣味的拓印,展现实物的美感,掌握拓印的技巧和方式,创造出具有艺术气息的画作。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搜集各种各样的树叶为拓印做准备工作,首先让学生选择一个叶脉清晰,外形好看的叶子,用鲜艳的颜色均匀的涂抹上去,然后将涂着颜色的叶子均匀的、平整的按压到一张白纸上去,这就是对树叶拓印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的拓印方式,指导学生掌握拓印技法,激发学生对美的探索,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对于中段有一定版画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性强的吹塑纸版画、纸版画创作,学生在构图时画出心中的创意,在拓印时创造丰富的肌理,印制出精彩的作品,是美术能力提升的体现。
(二)设立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生对有趣的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性,设置版画教学的情景,引领学生更加主动的加入到版画的学习当中,通过学生积极探索,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引导高年级学生木版画创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学习主题创设情景,学生用木刻的形式表现欢快的儿童节、表现家乡的美景,有感而发,有感而作,不仅提升木版画能力,也培养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欣赏评述,提升学生艺术品味
发展学生美术素养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艺术思维,学生通过对版画知识的认知和探索,创作作品、鉴赏作品,积极主动发表对版画作品的个人见解,能有效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例如:在KT板版画的制作时,首先学生准备出制作的材料和工具:KT板、斜口小刀、2B铅笔,再将设计好的画稿拓印到转印纸上,然后把转印纸上的画稿转印在KT板上,再通过画、刻、刮、压等技法来制版,最后运用专用溶水性的油墨进行印制,将着色后的版画轻轻的扣在印画纸上,用木蘑菇进行反复磨印,最终完成作品,进行班级的藏书票交流。学生可以探讨藏书票上图案的印制方法,交流对版画制作的认知;通过相互评价作品、鉴赏藏书票,提升学生艺术品味。构思、创作、印制、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美术素养提升的完整闭环。
结语
相信版画创作实践能启发、引领,点亮学生的热爱与天赋,引导学生用富有魅力的版画语言,表现对生活的关切与热爱。学生在儿童版画学习中,探究版画创作的过程和方法,进行版画创作的鉴赏与交流,提升图像的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美术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洪霞. 现代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意义与价值[J]. 美术教育研究,2021(02):140-141.
[2]容骞. 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策略研究[J]. 高教学刊,2020(23):96-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