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陈卓
[导读] 在落实小学音乐教学时,我认为需要将“欣赏”作为最基础的教学活

        陈卓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小学  陕西  汉滨  725000   

        摘要:在落实小学音乐教学时,我认为需要将“欣赏”作为最基础的教学活动。首先在欣赏音乐之前,教师已经先进行了认真的筛选设计,他们一方面会选择贴合课本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另一方面会从自己的审美角度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所以,每一次的欣赏活动其实都是一次情感、思想的碰撞。再有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会对于学生的内外在进行疏导,教师自身就是最佳的审美教育元素,在教师凭借语言、肢体来传播美的元素时,会全面的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应用自己的思维构建出一个人文化的世界,此时小鸟、大树都是有生命的事物。当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所发挥的教育价值还远不止于此。借助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地表达、积极地创作。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有效开展 小学音乐 欣赏教学
        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期,所以传统的应试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影响会更大。他们需要释放天性,他们需要全面的参与感知,他们还需要参与创作,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基于此,在小学阶段我们最适宜开展的应该是素质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对于学生的内在产生极大的影响,它可以在“悦耳”的基础上“动心”。它可以让学生展开无尽的联想,进而进入一种心境世界的营造,它还可以落实德育教育目标,用优美的乐曲、有深意的歌词来对学生的内在进行影响,让学生能够在我们的引领下对于生活生成不一样的感知。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呢?我给出的建议是,积极开展欣赏教学。从欣赏这一基础上,启发、激发、推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优化的确立欣赏教学这一源点,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实现全面发展的体系。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
        教师备课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当然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不过人们对于教师积极备课的价值并不真的了解。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我认为,只有教师在课前参与共享活动,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方法,改变自己的见识,进而对于教学内容有更为深刻的把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积极地预设,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他们不仅仅要备教材,还需要备学生。可见在开展欣赏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参与欣赏活动。课前老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熟悉教学的曲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和分析并给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当然除了做到这些,教师还需要对于“教”、“学”进行设定。如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活动方式包括听、动作、歌唱、演奏、表演甚至创作,老师应当活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备自己。教师始终是教学空间中最积极有效的教育元素。在面对小学生开展的音乐教学时,我们更需要展现出自己的专业性,更需要将自己的主导价值充分的展现出来。如课堂中老师随时在学生面前范唱或范奏,并通过形体语言加以展示。所以要注意到自己的每一次表现都应具有音乐性。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对于自己进行积极地预设。


    二、将欣赏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整合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极美的环境,我们可以不断地触动学生的内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生活,感受生活,他们的想象力可以充分的进行展现。此时学生是在建构生活。基于此,在开展欣赏教学时,我们的目标指向不仅仅是让学生“倾听”,更多的做好内在建设。而此时将欣赏与德育教育进行整合,会产生极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欣赏中的德育是寓赏其中的,包括环保教育、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孝心教育、感恩教育等,教师没有必要生硬地搬出,要让学生在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某方面的思想教育。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音像制品越来越丰富,很多作品都适用于学校教育。其中适用于小学生启蒙的音乐作品就更为丰富了。在开展欣赏教育活动时,我们可以从这些作品的选择入手,一方面让学生欣赏其中的美感,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生活意义、情感、思想。在欣赏《森林狂想曲》时,我无需用太多的语言提示,学生便被这首有名的乐曲所吸引了。夜幕低垂,在神秘的热带雨林中,蟋蟀、树蛙、猫头鹰与飞鼠一起奏响了优美奇特的森林狂想曲,ABC三段旋律轮番演奏出现,学生们一会儿便能跟随旋律和速度变化轻松哼唱。学生们第一次接触“音效”,新鲜感很浓,曲子有电声乐器、竖笛演奏,更有森林中蛙声、鸟声、风声、流水声使人听来犹如身临其境,非常形象、逼真,直到以后的复听,学生仍对此乐曲乐此不疲。在学生完成倾听活动之后,显然还会觉得意犹未尽,此时我们不妨变换一下视角,让学生在积极地完成内在建设之后,应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大自然,来解读什么是生命。此时乐曲已经在小学生的心中转变为一个生机盎然的生命世界。
    三、借助各种活动来提升欣赏效果
        在开展欣赏教学时,我们还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天性进行规划,小学生喜欢说和动。在为学生设计欣赏的活动时,不妨将“倾听”与多种展现方式来进行整合。如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器乐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种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小学生可以成为演员、导语、剧务等等。他们在全身心的参与展现,在全身心的释放,他们的想象力、行动能力、个人优势正在全面的得到生成和应用。如我们可以让欣赏教学与学生个性化作品的创作、个性化想法的展现进行整合。在这样的活动中,小学生正在用自我和外在进行信息对接。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认知中小学生并不具备欣赏的能力,所以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教育效能不会很大。但事实上,优化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展现学生的欣赏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行动,能够以此为源点完成更多的内在建设。在感受、想象、创作的过程中,融入生活,拥有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浅探[N]. 王晶鑫.  发展导报. 2017-12-08 (033)
        [2]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 张珊珊.  艺术评鉴. 2019(10)
        [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J]. 薛林强.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