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梅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玄滩镇学校 646105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实现终身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主要以每个班级为单位,班级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实施管理,在班级管理中也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班级管理十分重要,作为班主任应该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开展班级管理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教学
引言
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班主任老师强化自身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在精细化管理具体要求的指导下,全面掌握班级学生、班级管理现状以及班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快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
一、班主任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首先,传统形式的班级管理工作较为粗放,并不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落实班级管理工作,这也导致班级管理工作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甚至会影响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与深化。而对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加强应用,则可以对上述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其可以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确保学生不会发生掉队的情况。其次,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诉求,其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推动学生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改革与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目前,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文化基础、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学生需要通过在班级内的学习进行知识的积累,之后再根据个人的情况有效发展能力和积累知识,最后在社会上进行实践工作,提升能力,总结社会经验。综合表现就是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健康地生活,成为有责任、有担当、具备创新精神的全方面人才。具体内容包括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乐学善学、人文积淀等各方面。在进行学校管理时,班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班级中师生的互动有效开展了工作。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主要是班主任来开展工作,由班主任负责安排,而学生不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是一味地听从管理。因此,在核心素养管理过程中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由此可见,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需要创新这种管理模式,使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发展,班主任也能够有效地开展课堂管理和班级评价等工作。
三、班主任对班级加强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一)制定管理制度
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偏低以及心理成熟度还不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行为呈现出低龄化特征,且学生好奇心较强,自律性较差,极易引发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为缓解和改善上述情况,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期间,可以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设置不同级别的奖惩机制,从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强化班级管理效果,为实现精细化班级管理目标提供制度支持。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期间,逐步完善班级安全制度、卫生制度、奖惩制度等,明确制度实施和执行的具体流程。通过精细化操作,优化班级管理制度精细化的设置结构,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我还在班级内部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组建班级管理小组,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常规检查和监督,采取小组赋分制度,对学生平日里好的行为进行不同方式的表扬和奖励,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除了要进行扣分处理以外,还会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同时,对于学生的表现我会定期公示和总结,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以此来推动班级管理制度向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每个班级都需要具备精神文化。首先,教师就需要为班级营造精神文化氛围。学生只有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才能够浸润心灵。在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中彰显班级的特色教育,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特别是班级内部的文化建设,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为培养学生营造人文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和心理情况,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当学生存在问题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积极交流,寻找解决的办法。班主任也需要找准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有效开展管理工作,在良好的班级管理中使学生会学习,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三)以育心为主,促进家校合作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以育心为主,切实转变学生的心智,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班主任也应从以往的知识讲授转变为素质的综合提高,需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并针对学生的消极情绪或是某些不良习惯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以促进学生改正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此外,班主任要积极和家长进行沟通、联系,让家长明确育心的重要作用,使家长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并乐于与他人分享。若想实现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高效沟通,班主任应善于利用现代化沟通媒介,如QQ或微信等,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将学生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告知家长,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实际情况,以便家长和班主任均能够对学生进行育心管理。
(四)亲近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通过观察,笔者看到一些学生因为自身性格问题,不喜欢与人沟通交谈,还有一些学生惧怕和班主任交谈,甚至一些学生抵触与班主任亲近。面对这一状况,笔者认为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自身性格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班主任的原因。一些班主任不善言辞,不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导致学生和班主任的关系生疏,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班主任不能及时了解,也不能及时帮助学生,这都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首先,班主任应该主动和学生做朋友,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意,让学生接纳自己,共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班主任可以开设主题活动或者游戏,利用主题活动或者游戏主动与学生交流,关爱学生,让学生意识到班主任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最后,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认可和服从班主任的管教和安排,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设立什么样的岗位职责,使用哪种激励方式,以及创建什么样的评分标准都需要各个班主任视自己班级的情况而定,采用灵活的方式来进行精细化班级管理。但有一个相同点是,班主任可以借助企业的管理模式来精细化班级管理,使用层层递进、各负其责的方式来管理班级,这样更利于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日常的精细化管理,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贾丽华.班级管理的思考与探究[J].家长,2019(36):39-40.
[2]林秋萍.浅谈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J].家长,2019(36):42+44.
[3]董倩孺.中职班级人性化管理策略的难点及对策探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39+42.
[4]周淑军.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论文集(六).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27-29.
[5]王潇曼.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9(3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