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维
南宁市教育系统幼儿园 530012
【摘要】孩子缺失延迟满足的教育,会影响自我良好习惯的养成,会出现做事不专心、脾气急躁、缺乏耐心自信,遇到困难与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等现象,最终会影响孩子终身发展,因此,抓住幼儿时期,以集体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延迟满足的教育,培养幼儿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较强的自信心,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打下坚实的基础,现谈谈培养孩子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几点教育措施。
【关键词】 游戏活动 幼儿 延迟满足 教育
(一)在操作游戏活动中,让孩子学会等待。
延迟满足能力不仅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孩子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孩子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而等待是延迟满足能力培养中的必修课,因为延迟满足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学会等待,而是让孩子努力克服当前的困难,获得长远利益的一种能力。其中,操作游戏就是培养孩子学习等待中获得延迟满足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在操作游戏中,孩子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是十分感兴趣的,由于孩子会专注于摆弄材料,所以在规则简单的情况下,孩子自控力的坚持性表现得比较突出,但极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外界的一些风吹草动都会影响游戏的进行。在操作游戏中,由于孩子自身的动作协调能力差,操作过程中失误较多,所以,孩子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常常随动作的反复而被忽略。操作游戏常受游戏人数和游戏设施的限制,在进行有不少的操作游戏时,会有部分孩子处于等待状态。但专家认为:等待和轮流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伴随因素之一,是一个人社会公德意识的体现,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追求孩子的发展,而刻意在游戏中回避和放弃对孩子延迟满足具有良好教育的契机,应该让等待变成实验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巧妙地把组织游戏进行和观察孩子等待状态结合起来,同一游戏中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丰富了游戏规则,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等待的良好机会,促进了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二)在游戏活动中重视孩子交往语言的发展,促进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提高。
在日常中,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会发生争执,主要原因是孩子的交往语言能力差、忍耐、克制差的原因。而忍耐与克制力是延迟满足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在游戏活动中重视发展孩子的交往语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与人交往中,孩子不知道,当自己向别人提出要求时,需要等待别人的回答,听听别人的意见,如果别人不同意自己提出的意见,那我应该怎样和别人交流,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这就需要老师有针对性的、有计划地通过角色游戏,引导孩子学会一些必要的交往语言,帮助孩子减少争执,使孩子能顺利的进行游戏。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就是孩子学习忍耐、克制自我急躁情绪的过程,从而促进了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提高。
(三)在游戏活动中重视榜样的作用,促进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模仿是幼儿期孩子学习获得经验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可有意识地设置延迟满足情境,并善于选择一些延迟满足能力较强的孩子,给一些延迟满足能力较弱的孩子做示范,为他们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和运用提供机会,这对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增强有积极的作用。延迟满足是一种自律性行为,可是孩子还小,往往需要通过他律才能做到延迟满足。每个人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都是从外在到内在的过程,所以,培养孩子 “延迟满足”的能力离不开成人的鼓励。
当年孩子努力的按照成人的要求“刷新”自己的纪录时,老师一定要肯定孩子,给予一些小奖励,从而让他们获得坚持的动力。因为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会直接影响的自我控制力发展的水平。
二、实施教育措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孩子在学习等待时,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而制定学习等待的时间,年龄越小,学习等待的时间越短,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一般在3分钟左右,因此,对小班幼儿学习等待的时间在3分钟左右比较合适,中班孩子则在5分钟左右,大班幼儿把握在8-10分钟左右较合适;难度也应由易到难,一点点增加。同时,教师也应学会等待,不能着急,一定要做到有坚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采用适当延迟满足的方法教育孩子效果较好。
2.在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教育时,教师做到 “温和而坚定”,即态度要温和,立场要坚定,不能有恻隐之心。
3.任何的教育都离不开奖励,奖励对幼儿园的孩子更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励孩子更快的达成预定的教育目标。但是,教师每次给予奖励的标准一定要统一,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视具体情况而定,失去了原则性。同时,给孩子的奖励可做成进步展示台,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可在他名字相应的行列中,用贴红星、红旗的方法,积累奖励,奖励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就可奖励一个他最想要的老师力所能及的大愿望。这样培养孩子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习惯。
由于目前国内幼儿园的延迟满足教育研究比较欠缺,我们借助国外及国内的小学、中学的延迟满足教育经验,尝试以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延迟满足教育为研究主本,开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活动,在研究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延迟满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关键是平时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认识、端正的教育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心,才能使孩子真正在延迟满足教育的活动中获得伴随其终身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高景轩.给自信一个支点.金城出版社,2009.09
2.朱彤.心理学实验背后的人性.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03
3.《延迟满足是很好的教育手段》 http://www.sina.com.cn 2007、7、3 《健康娃娃》
4. 陈会昌, 李苗, 王莉. 延迟满足情境中2岁儿童对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延迟策略的使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1-5.
5. 杨丽珠, 王江洋, 刘文. 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及其中澳跨文化比较〔J〕.心理学报,200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