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罗文昌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目标逐渐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

        罗文昌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目标逐渐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语文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极大转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评”一致性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探究中的重点性问题。因此,要深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就需要教师站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端正评价态度、锤炼评价技能、丰富评价主体,进而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评价;实施策略
        
        教学评价环节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点性环节,教学评价是否与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保持高度一致,直接影响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故要想构建好以核心素养养成为基本目标的高中语文课堂,就需要教师以核心素养养成为依据,实施与教学活动相一致的教学评价方法,进而发挥“教”与“评”之间的互助共进作用,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在基于核心素养养成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端正评价态度,保持教、评一致
        应试倾向过强导致当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无法满足核心素养养成需求的重要原因。要实施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活动,首先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评价态度,扭转个人的教学评价观念,以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为方向推进教学评价活动,保持教与评的一致性。
        1.瞄准“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评价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瞄准“一种情感,一种态度和两种感觉”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爱民族文化的情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为目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2.立足“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处理复杂性语文问题时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与品格,是一个综合性、多元性概念。在对高中生进行语文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设定教学评价标准,以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本文为歌颂忠贞爱情的乐府民歌的教学实际和语言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传承、语文思维等核心素养养成目标,确定教学评价方向如下:
        (1)通过让学生对刘兰芝形象进行审美与分析,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让学生对文中亮点语句进行解析,判断学生语言能力、语文知识基础。
        (3)判断学生对乐府民歌特征及古诗中的爱情的了解状况,评价学生的文化传承与语文思维发展情况。
        二、锤炼评价技能,提升评价能力
        教师是教学评价的实施者,教师是否较好地掌握了教学评价技能对教师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评价模式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锤炼自身的教学评价技能,提升自身的教学评价实施能力,从而能够让以核心素养成为目标语文教学评价方案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顺利实施。
        1.设定层次分明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活动实施的依据,设计清晰、明确、层次分明的教学评价标准能够让课时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落实。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锻炼自身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细致化、层次分明化的教学评价标准的能力,通过设计层次分明的教学评价标准来助力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比如,在对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鉴赏过程中,笔者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评价标准如下:
        (1)语言构建与运用:a.品味散文语言特点。(2分);b.记忆优美词句。(1分);c.完成仿写任务。

(2分)
        (2)思维发展与提升:a.能从不同角度理清文本脉络。(2分);b.分析重点词句的表达艺术。(1分);c.推测作者的情感走向。(2分)
        (3)审美鉴赏与创造:a.分享文章修辞美、品味文本的画面美。(2分);b.自选景物创编小散文。(2分)
        (4)文化理解与传承:a.文章背景和作者生平的了解。(2分);b.意象对传统文化的特殊意义。(2分);c.对汉字魅力感知、探索与热爱。(2分)
        在具体的评分细则的支持下,笔者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对其进行更精准的判断和引导,这为学生们在语文日常训练中获得核心素养上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采用多样灵活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也是影响评价活动实施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评价方式有着不同的评价优势,故要想最大限度的优化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师不妨在推进语文教学评价活动时,打好“组合拳”,提升自身对多种教学评价方式的灵活使用能力。
        比如,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关注学生阅读过程,根据学生在具体学习情境中的表现随机点评,以访谈式、观察式、研讨式评价辅助学生完成对文本的开放化、深入化探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如,对具体知识点进行提问,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设计主观性问题,检验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情况等等,还可以合理使用展评模式,如,让学生做情境表演,然后根据学生具体表现,判断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等。
        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在语文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使用不仅能够让课堂评价成为支持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与探究的工具,而且也能让语文课堂更加灵动活泼。
        3.使用丰富有趣的评价语言
        锤炼评价语言也是高中语文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评价能力的有效途径。使用丰富有趣的语言,不仅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轻松地走进学生心里,而且增加课堂中的人文气息,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增加评语的针对性,明确的支持学生的具体性问题。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使用有追问性色彩或有情感引导性色彩的评语,避免盖棺论定式的结论,以发挥评语对学生语文探究和情感发展的引导作用。比如,当学生误读某字读音时,教师可以追问学生,让学生解释字的含义,以此来引发学生对该字的进一步探索,让学生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最后,在对学生行为进行追评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肯定学生的想法,分享自己的感受,合理的融入肢体动作、表情动作、网络用语、古诗名言等评价语言,提升教学评语的趣味性。
        三、调动全员活力,丰富评价主体
        任何一个人对其他人或事的评价都是带有其主观色彩与感受的。因此,要想真正精准客观的评价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行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目标,还需要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调动全员的活力,丰富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评价主体。
        比如,在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活动实施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家校共用的《学生日常表现评价手册》。评价手册由评分标准、评分内容、学生自评表、小组互评表、教师总结评价表、家长评分表等多份表格构成,每生一册。在每节语文课上笔者都会预留足够的教学评价时间,让学生以评分标准为支撑,完成自评、互评任务,并由笔者根据学生自评、互评情况以及个人课堂观察指导经验对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性评述。同时每间一段时间,笔者都会将《评价手册》分发给学生,请学生家长对学生的阶段表现进行打分,写下家长评语。这样便充分发挥了家长、学生、教师等多个评价主体的评价作用,推动了教学评价活动的多元化、社会化、生活化、持续化发展。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具备标准细腻、内容多样、主题丰富、语言风趣、方式灵活等多种特点。其能够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自主性生长产生驱动作用,能够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消除个人在进行教学评价时的应试趋向,以更生动、更灵活的核心素养评价模式,构建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辛艳辉.浅论提升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27.
        [2]祝清娟.浅析高中语文多元化教学评价[J].语文天地,2017(31):85-86.
        [3]荣继辉.从生命发展的视角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0):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