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卢甬月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实施,小学语文亟需从过去以成绩为中心的应试教育

        卢甬月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实施,小学语文亟需从过去以成绩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向以学生综合素养为本位的素质教育,主动推进课堂教学的创新、优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使其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巧妙设置语文问题、科学设置教学评价,这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现如今,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实施正如火如荼,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弊端在这种形势下变得更加凸显,甚至会对学生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从根本上创新思想,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的转变、优化,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及积极的态度,更有助于有效课堂教学的达成和实现。传统观念下,语文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这使得学生很少有发言和探究的机会,缺少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自然也就变得十分枯燥、乏味,反过来又会直接造成学生兴趣的下降、抵触情绪的产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观念的转变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并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全新理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通过对话、提问等形式,和学生进行互动往来,从而营造出自由、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和消极心理,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和意愿。
例如,在教授《呼风唤雨的世纪》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留给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而且教师很少与学生们交流,这不仅使师生关系疏远,同时还让课堂氛围变得枯燥。所以,笔者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笔者会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质疑,让学生们将自己的问题展示出来,面对学生们的问题,笔者则耐心给予解答,完善学生们的学习过程。这样,笔者通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巧妙设置语文问题
问题,往往承载的是,基础性的知识,问题的设置与提出,则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考,促进学生学习实效的提升。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要把握恰当的时机,来进行问题的提出,让提问可以充分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环节,充分创设出充满悬念的情境,直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让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可以展开独立、自主性的探究学习,深入体验知识是如何生成、发展和演变的,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课程开始后,笔者先让学生们对课文进行熟读,让学生们了解课文内容。阅读结束后,笔者再从课文中提炼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思维。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边阅读课文边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活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同时还能锻炼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这样,笔者通过设置课堂教学问题,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探究。
三、科学设置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判定和反馈,同时也能够成为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依据。但是,过去教师多以学习成绩、分数,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树立了对学习的错误观念,不仅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还容易陷入到“功利主义”的误区当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科学设置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过去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尝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结果,并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促使学生能够从中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树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实现个性的发展,巩固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观潮》时,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忽视了对学生们的评价,教师认为课堂评价没有作用,据笔者调查发现,设置课堂评价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所以,笔者对课堂评价环节进行了优化,如,笔者会在课堂中进行多次评价,主要根据学生们课上表现,以及课堂参与热情进行评价,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另外,笔者还会以学生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对学生们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优势。这样,笔者通过优化课堂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都应当把握主课堂这一基础性环节,展开适应性地改革、转变和创新,以满足全新的教学要求。所以,作为合格且优秀的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和使命,端正教学的态度、思想和观念,时刻关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化,直面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让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巧妙设置语文问题、科学设置教学评价等创新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巧妙地实施和运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的实效,让学生能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能力的提升,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叶青.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决策探索(下),2019(12):72.
[2]王艳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9(12):94.
[3]刘雅娟.新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