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圩莎
丘北县民族中学校 云南省 文山州663200
摘要: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所学知识的复杂度和所学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何将繁杂的知识体系转变为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知识,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这是所有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教学时的基础目标。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从“趣味引导”、“以生为本”以及“积极拓展”等方面开展叙述,举例分析创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方法;趣味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观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各科教师都意识到了“以生为本”的重要性,也都纷纷走上了积极创新的改革道路,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需要学生学习的必修学科,语文课程所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培养学生进步、成人方面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立足长远,将全面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趣味引导,构建新式语文课堂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半成熟阶段,内心杂念也会随之增多,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分心或掉队的情况。要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心理,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具激情,同时也有助于新式语文课堂的构建。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在尊重学生主体和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上,积极创设趣味化的课堂引导方式,促使学生对语文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加入一些趣味化的课堂游戏,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对课堂产生参与热情;又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中营造视频、音乐、图片等多样化的课堂导入环境,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例如,在平常教学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玩“古诗词接龙”的小游戏。教师会给学生们设置一些主题,这时学生们就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库,以接龙的形式来进行相对应的回答,答不出来的学生就会被淘汰,如果连续三位学生都未能回答上来,教师就会给学生们换一个主题,在几轮接龙过后,仍然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就会得到小奖励。例如老师出题:所有带着数字的诗句。学生们就纷纷回答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种形式既有趣味性,也能增长学生们的知识积累。除此之外,教师也会在学生们都表现良好的时候,奖励学生们观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或是纪录片,还有一些名人演讲,学生们每次都会看得十分投入。在学生们观看完毕后,就会随机抽选一些学生来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并且教师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观看完后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收获,记录下自己的观后体验,这样也能来训练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如此,教师通过在课堂中进行趣味化的引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而且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敢于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渐爱上语文课堂。
二、以生为本,加强班级交流互动
高效的培育需要有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是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收,课堂的气氛比较低沉,学生也难以获得参与感。
因而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改革要求教师要时刻做到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不能将课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并充分给予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所以,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中创设问题,而后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敢于发言,同时教师也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从而就能有效构建活跃的语文教学课堂,促使学生语文探究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引导学生们学习《木兰诗》这篇古文时,教师就带着学生们进行了延伸学习。众所周知,这篇古文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典型性,花木兰的人物形象是十分有魅力的,为了使学生们能够进一步了解故事背景,也为了加强学生们对于花木兰的认知,就和学生们一起开展了“讨论小课堂”,就本文内容与学生展开了以下探讨:为什么花木兰要替父从军?她又为什么要男扮女装?我们能够从她的身上看到哪些美好的品质?之后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进行阐述。在谈论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基本能够将主要内容回答出来,都能够意识到木兰替父从军是因为那个时代不允许女子从军,但是木兰家中无子,父亲身体不好,所以她只能女扮男装;可以在木兰身上学习到孝顺善良、有情有义、不贪权财、吃苦耐劳等等优秀品质。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进行了延伸,并鼓励学生们能吸收木兰身上的优点,在未来为国家献出一份力量。这样既升华了课堂内容,也加强了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
三、积极拓展,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光靠课本教材上收录的内容还远远不够,也无法做到全方位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开展一些具有较高教学意义的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形式,也能够带给学生们更多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们在多元化的教学中得到进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开展辩论赛,先将学生分成正方两方,让学生分别搜集资料,寻找支撑自身观点的材料,而后进行总结提炼出辩论的观点。最后,在课堂中进行一场模拟的辩论赛,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潜移默化理解语文课文的内涵,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发展。
以《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教学为例,教师为了使学生们能够更有代入感,也为了学生们可以真正认识到这篇文章的内涵所在,可以在基本传授完本节课的内容后,组织学生们开展了一次辩论赛活动。学生们主要是分为两个阵营,正方和反方。正方认为:说更重要;反方认为:做更重要。按照学生们的座位情况分成了两大组,并由学生代表进行正反方的抽签,在学生们选好辨方后,就开始了五分钟的讨论环节,随后正式开始辩论比赛。大家都十分投入,也“对战”得非常激烈,正方学生认为:做了事情,如果不说出来就很容易被忽视,甚至是误会;只有说出来,才能吸取更多他人的建议,才能从其他方面来思考问题,如果自己只是闷声做事情,就可能会导致走错路;反方认为:光说不做会降低被人对你的信任值;实践才是硬道理,纸上谈兵只不过是空谈。学生们在拓展中进一步加深了认知,也使得课堂更加多元化。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作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要愈发积极地拓展教学的内容,不断挖掘教学的深度,不要只着眼于当下,更要放眼学生未来,为学生们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文生.浅谈新课改视野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新课程(下),2018(01):50.
[2]游文玉.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核心素养培养[J].新课程(中),2018(04):33-34.
[3]马玉琴.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构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J].天津教育,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