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静天
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同时,问题化学习方法逐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崭露头角”。问题化学习从实质意义上来讲,指的是教师立足于教材中的本源问题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科学的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内容,为学生科学的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化教学;核心素养;教学信息化
新课程标准中深刻的指出,“学生是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在课堂上居于无可争辩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学习的兴趣导向,促进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度的持续性提升。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课文的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充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发挥,让学生能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的小学语文知识点的学习。
一、教师树立问题化教学的思维
问题化教学是时下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内涵,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促进学生对此进行高度积极的学习,进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参与度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课堂建设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高度进行教学思维的创新,将问题化教学思维作为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能够在解决相关问题中促进自身思维经验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观潮》时,我在问题化教学思维的指引下,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在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基础上进行了问题化的教学。我首先为学生提出了教学问题,即“俗话说‘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描写的哪一次大潮呢?它又有哪些令人震撼的场景呢?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呢?”为学生提出了哪里的大潮、什么样的场景、会有什么感受三个引起思考的问题。学生在相关问题的指引下,对课文阅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在阅读中思考这三个问题,进而使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促进了学生阅读效率与阅读质量的有效提升。在问题化教学思维的引导下,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均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教师注重问题化课前导入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前导入是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关键性因素。俗话说“一个精彩的课前导入,能够迅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此基础上抓住学生的心。”由此可见课前导入的重要性。在问题化课前导入中,其核心就在于提取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问题化的转变,通过语言引入的方式让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的激发出来,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问题化课前导入,促进学生探索欲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走月亮》时,这篇课文具有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特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互通与共鸣。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多彩的课前导入,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首先为学生呈现了一轮明月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明月的前提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后进行语言引入式课前导入,即“天上的明月会在夜晚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那么这一轮明月用文字描述出来会是一番怎样的图景呢?会让人产生什么感受呢?”在呈现图片与语言引入之下,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对这篇课文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课文展开了高效率的学习。
三、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问题化课堂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问题化课堂的构建成为了可能。多媒体教学模式就是立足于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突出优势,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元动态的课堂环境,也有利于问题化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应当树立教育信息化的思想,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共享、交流与互补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进行声与图的直观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感。
例如,在学习《繁星》时,这篇课文给人以十足的美感,我采用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作为问题化教学的辅助。首先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浩瀚的宇宙银河还有美轮美奂的满天繁星,在此基础上学生感受到了满天繁星的美,也对课文标题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而后我用提问题寻求解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前提下,将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标记,并且结合多媒体屏幕展示的内容,构建了一个立足于教材内容的知识点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问题化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问题化导入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为学生奠定语文学习的坚实基础,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国家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九玲.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运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8(02):59.
[2]王丽丽.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4(25):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