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清根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中学
摘要:问题意识是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通常我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或者是练习册的题目中,解决问题是简单的,发现问题却是困难,至关重要的一步。这种问题意识不仅是指在困境中能够发现矛盾还指在未知前面保持一颗求知的心。
关键词:问题意识;初中语文;求知欲望;课堂提问;知识广度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知识总会有“为什么”,或者设置课堂提问,让学生爱上思考,或者增加知识广度,对事物的认识有更刁钻的角度。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经历和经验,针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一点建议和思考,希望对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激发求知欲望
激发求知欲望有利于在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生会自觉的探究,大量思考,脑海里特别想要知道为什么以及怎么做,学生脑海中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并且是迫不及待的要求解决。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状态,头脑进行一场知识风暴,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片段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通过增加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因为人都是向着快乐行动的。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会变得越来越强,互联网能够使聪明的人更加聪明,因为他们会在互联网搜索想知道的事情。
例如,在《化石吟》这一篇课文中,这篇文章讲述了化石这个物质以及人类是怎么通过化石了解远古时代的。我会先设计一个导读,“化石是石头吗?化石是怎么保存的这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我会为学生解答这个问题“化石能够保存下来有三个条件,第1个是迅速被掩埋,第2个是没有经历地质变动,没有遭到地质作用的破坏,第3个是没有被腐蚀分解,只有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够保存上百万年。”化石是多么珍贵啊,当然课文会把化石讲的更具有文学性,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吧?事实上课文前两段都是问句,同样的道理。从生物进化到地质变化到恐龙,学生能够紧紧跟随课文,因为学生的求知欲已经被勾起了。
二、设置课堂提问
设置课堂提问有利于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上老师学生问答形式,和古代先知的传道授业解惑方式很相似。对于培养问题意识来说。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高速思考,能够去训练自己寻找答案的能力,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学会教师提问问题的意图,并模仿教师提问题。课堂提问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答疑。也许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就已经有了答案,只是要和教师比对是否正确。不仅如此,设置课堂提问能够使学生产生新的思考,新的问题。有的问题也许没有解决,但是在课堂结束后,这些问题会在大脑的潜意识里加工,大脑意识会不自觉的被这些问题,带领到某一领域,当时学习的时候没有搞懂,后来经过一段时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看云识天气》这一篇课文中,这篇文章主要科普了一些云的知识以及什么样的云对应什么样的天气,课文中都有具体说明。在这堂课中我会向学生提问,以便他们能够认真思考,“在平时,你有没有观察过天空中的云,你见过什么样的云呢?”我还会布置一个课下实践任务,观察一个星期的云,检验他们和课文中的是否一样。在课堂上我也会列出一个表格来总结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分别对应的特征,因为文章较长,特别需要一个总结归纳,这个任务我会派给班上的一位同学,训练他们能够抓住主要问题主要矛盾的能力。
三、增加知识广度
增加知识广度有利于在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知识面广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同的角度,学生不会感到学习特别困难,而是特别有趣,从而能够训练问题意识的培养,因为他们总是能从一些另类的角度看待课本知识。增加知识广度能够使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发现更多问题,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面要广,不一定要深,一定要保证面面俱到,保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感到陌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后再继续深入。增加知识广度有利于学生发现兴趣点,从而在兴趣上努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绿色蝈蝈》这一篇课文中,文章选自《昆虫记》,作者法布尔是一位对昆虫有格外的浓厚的兴趣的人。文章特别长,从各个方面描述了蝈蝈的样貌,食物,声音,和同类的关系,丛林的法则等等。这篇文章能够极大的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使学生了解小昆虫蝈蝈,平时了解蝈蝈可能是在电视剧里不学无术的公子斗蝈蝈。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于昆虫的研究兴趣是多么浓厚,为对某些事物比如街舞,说唱,汉服等等感兴趣的学生做出了榜样。法布尔的行为可引导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何深入。
综上所述,针对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在课堂中教师要设计好的问题,刺激学生思考。
参考文献:
[1]彭向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
[2]何雁翔.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浅析[J].价值工程,2010,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