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艳丽
河南开封电子科技学校 475100
摘要: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出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提出了几点策略,分别是设计课堂起始状态,激发好奇心;借用历史情景剧,提升学生认知;借助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还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疑问;情景剧;
随着新高考的改革,历史学科的课程地位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实现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但如何究竟如何实现还有待进一步的追问与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依赖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教学策略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教师的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事关重大,不能马虎。笔者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多年,对于高中课堂课堂教学策略多有探索,以下仅结合具体的案例,简要论述几种笔者在课堂中常用的策略,以期共享,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真正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发展。
一、设计课堂起始状态,激发好奇心
课堂的起始状态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每节课开始时总应该要有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好奇和注意的教学事件。它的意义在于把学生从完全不注意的状态,提高到视觉、听觉都积极参与的状态。
比如,《庆历新政》一课,讲述的是北宋中期的社会状况和改革。此部分内容对于现在的高中学生比较陌生,他们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如何设计本课的起始状态让学生有所兴趣,又能为接下去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呢?笔者从《国史大纲》中选择了一个有关宋仁宗和范仲淹的小故事引入:一日(宋仁宗)特开天章阁,召对(范仲淹等人)赐坐。【此于宋为殊礼矣。】给笔札,使其当面疏奏。教师从绘声绘色的故事开始本课,给学生一种轻松、亲切的感觉。在讲故事过程中,教师对重要信息的解读(如“特开天章阁”“赐坐”“给笔札”),则给予学生以非常充分的信息提示。然后抛出问题:这个小故事蕴含了哪些信息?通过学生的解读以及教师适当的引导,认识到宋仁宗要求改革的愿望非常迫切。皇帝为什么如此迫切要求改革?学生很好奇,也很有兴趣,为接下去分析改革背景奠定基础。
二、借用历史情景剧,提升学生认知
历史情景剧,即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参考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到历史情景剧的编写完成对历史知识的全新认知。基于此,教师应该把握好情景剧的选题,确保能够在完成情景剧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新的认知。
例如,学习“戊戌变法”时,提出破旧立新需要巨大的勇气,而能够挣脱几千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这种觉悟又是何其的珍贵。虽然戊戌变法是失败了,也没有发动大众的力量,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国人为改变国家落后的局面而付诸实践了的一次尝试。面对失败,像戊戌六君子一样,选择以自己的鲜血来警示国人,唤醒民智。而如谭嗣同这样矢志不渝,即便民众愚昧无知,不被人们所理解,还能够做到慷慨赴死,他们这一等人的身上的这种勇于改革,坚持理想,矢志不渝等等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通过构思这一出情景剧,是为了让同学们设身处地地领略先人的情操,从中获得有益于自己的正能量。
实际上,一些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皆可以作为情景剧的选题。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了解关于历史情景剧的选题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三、借助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历史事件本质上来说是不可再现的,在教学历史知识时,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知识,领悟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只靠分析教材内容是远远实现不了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播放当时的历史资料或历史纪录片,让学生在直观影像下进行学习,可以调动他们的思维活跃性,接触到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丰富视频资料,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让他们打破时空的限制,在情境下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的经过以及造成的影响等,在生动的课堂中获得深刻的学习感受。例如,在教学《两次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下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产生兴趣,通过主动学习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以及与虎门销烟的关系。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能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总而言之,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是有很多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勇于践行新的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方能真正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妮妮.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历史课程教学实效性[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杨芳.浅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