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第三小学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与过去专注于学生对基础知识比如各种数学概念的记忆不同。在这样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教师必须顺应潮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去争取更加全面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实现教学过程中从形式、内容到学生能力上的整合,将教材主题单元的作用充分利用起来。本文从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意义及其整合策略两个方面展开相关讨论,说明如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以及能力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迁移;主题单元教学
在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注意到数学问题是如何出现与解决的,对数学的意义以及思维方式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弄清数学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各种具体的事物和情境中对数学概念进行定位,明白应该怎样运用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技能,从而提高综合数学素养。在主题单元基础上进行各种教学元素的整合,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够很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创造出全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实施主题单元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通过建立主题单元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前后衔接,产生对数学学科更加清晰的理解,学生掌握的不再是过去一个个的知识点,而是更大的知识模块,直至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形成新认知的效率将越来越高,而且也有更多的空间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各种探索。学生的这种成长,还将极大的将教师解放出来,教师可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上。
其次,主题单元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是多方面的。因为学生得以运用数学知识去进行更广泛的探索,所以他们可以慢慢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增进对世界的了解。这些了解又会反过来,让学生意识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意义。他们眼中的世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有了藏在表象之下的各种各样的可能。这对于好奇心旺盛的小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以为学生未来在数学道路上的长期且自主的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
1、从问题互动出发的探究整合
主题单元模式下的教学整合是全方位的。既包括主题单元涉及到的教学内容的整合,也包括学生能力的整合,二者缺一不可。比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多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主要需要运用的能力是记忆力。在主题单元模式下,这显然是不行的,绝对不能支持学生完全更加深入与全面的学习,会失去主题单元教学的意义。为了能够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应该尝试鼓励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多方面的探究,让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应该先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什么是百分数吗?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百分数?百分数表达了什么样的含义,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等等。
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去整合教学内容,逐步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一边了解,一边去逐步探究和解决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让学生不仅能集中精力去听教师讲课,还能不断去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为自己的思考提供佐。在师生双方的教学互动中,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完成了自身能力的整合应用,顺利实现了主题单元模式下对整合内容的理解。
2、从自主思考出发的迁移整合
数学思维是一种对数学知识抽象概括之后形成理性认识的能力。有了对数学知识的理性认识下,人们才能将这些已经理解的知识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较为普遍的应用。这也就是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的知识迁移。基于思维方式的自主迁移是主题单元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像过去那样通过大量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明白原来数学知识还能够这样用,而是学生自己逐渐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自发去进行更广泛的知识运用。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能够自行完成对各种相似数学问题在同一较大的知识框架下的整合。
例如,在学习计算法则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带有趣味情境元素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怎样使用刚刚学到的知识,鼓励学生多多尝试,不用害怕算错。计算完成之后,可以从常识的角度出发,想一想这个结果是不是正确的。比如小货车装了太多的货物,或者一个大大的纸箱算完之后只能放下一点点的苹果,这就很可能说明自己算错了,计算法则用得不对。大家可以自主改正,重新尝试,体验计算法则体现了什么样的数学思维逻辑。最后再由教师带领大家总结提升。这样的自主思考,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迁移。
3、从自身认知出发的体验整合
数学本身是非常抽象的学科,小学生理解起来是有很多的困难的。比如,当教师讲授有关时间的知识时,有的学生可能就很难理解。“时间”这个词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虽然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时间,但时间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对象。对于比较依赖直观体验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自然是不容易理解的,或者说不明白要用与时间有关的各种现有的理解去解释人们在时间上的观察与体会。为了突破这种困难,教师在展开主题单元教学时,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将学生的体验与知识内容整合起来,不要从成人的角度去臆测徐盛的体验。
就以刚才提到的对时间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为例。教师应该让学生去体会,一秒钟的时间大概能够完成什么样的事情,一分钟又能做哪些事情,而在一个小时,差不多一节课加上一个课间的时间内,大家又做了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建立起对时、分、秒的大致理解,能够体会到不同时间带给人的长与短的不同感受。随后教师还可以从内容整合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再去回忆和思考年、月、日这些更长的时间又意味着什么,人们可以依据这些概念怎样便利自己的学习、生产与生活。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变为学生的自主体验。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调整教学模式,积极利用主题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优势,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的主动性为根本动力,完成知识与能力上的整合,创建出更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姚蕊.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20):42-44.
[2]赵国锋.浅谈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J].求知导刊,2019(44):12-13.
[3]周苗慧.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认知与实施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