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韦仕温
[导读] 小学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韦仕温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加贵乡板磨小学     530735

        摘要:小学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根据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积极促进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探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促进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具体来说,第一,教师应设计情境化的课堂问题,以帮助学生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第三,教师应注重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语文教学;情境教学;因材施教。

        
        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向学生传递课本中的语文知识,还要更加重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育。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例如,一些教师对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并没有过多地研读,这部分教师依旧秉持原有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在进行语文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一些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通常会引导在课堂中学生自由阅读文本。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不利于学生高效阅读。此外,在完成课后练习时,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解决。下面,笔者基于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指导性建议,以期能够为一线教师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实际性帮助。
一、采用情景化课堂提问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
情境是指人们使用工具和对象,根据真实环境人工创造特定的教学环境。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中的积极性,使学生高效获得语文知识,获取更多与知识相关的经验。教师从而也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旨在使学生通过语文教育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语文课堂中获得更积极的情感。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引入,为教育教学注入了一丝活力。通过科学合理开展情境教学,教师可以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从而法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情境问题,来吸引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思考。通过从容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
举例来说,在教授《楼兰之死》这篇文章时,笔者就通过设定问题情境来进行教学。

第一,作者问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楼兰古城的故事吗?(用PPT向学生展示楼兰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看到这样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觉,能不能用三个形容词来概括自己的想法?接着,在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后,作者又进一步向学生提问: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楼兰古城覆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您对土地沙漠化有何看法?通过逐步深化的提问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积极转变老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教师要积极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的主体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唯一的知识传递者,往往导致许多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课堂知识。教师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把课堂安排得非常紧凑,导致很多知识学生无法很好地吸收。通过作者的长期教学实践,发现填鸭教学法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学习效果通常事半功倍,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模式,引入课堂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获得语文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老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就要为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课堂情境。作为语文教育的辅助工具,必须保证情境设置的合理性,让学生通过语文知识。
举例来说,在教授《北京的春节》这一部分的知识时,笔者先问学生:同学们,我们都喜欢过春节,可以和老师分享一下你们过春节的感受吗?接着,在学生自由讨论后,鼓励他们发言,并用一个词来概括。最终,笔者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引出了本课的题目: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走进老舍先生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通过这种课堂导入方式,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深入阅读课堂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
三、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增加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随着课堂改革理念的深入,生活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小学语文教材由教育专家精心挑选。一般来说,它们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中有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唤醒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教师可以首先从语文课本开始,在此基础上安排课堂。除夕之外,教师应该注意生活中的语文教学,不是指教师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而是依靠课堂,以情境为支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像生活一样的生活场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生活教育理念,让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应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优化教学方法和指导过程,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这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应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充分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艳萍.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教育现代化,2017(03).
[2]陈燕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