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唐文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唐文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合流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能力已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积极运用良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机会。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教学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基本素养的发展和技能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爱好;兴趣培养

        
        当前的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使小学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数学,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素质和树立道德、文化和纪律、社会主义的理想是必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发展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研究,而且对学生未来的研究和工作也有重大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学生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只有学生对学到的东西感兴趣时,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热情和决心。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激发兴趣,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变得积极,还可以使学生将知识和学习视为一种“自我需要”。可以看出,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师应该首先集中精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学生的原动力和智力发展的基础。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时,学生才能在思考数学问题和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时感到愉悦。有很多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例如感官互动,语言互动,猜猜谜语历史等等。关键是要创建与课程相关的有问题的情况,以便学生可以探索并渴望得到指导。数学知识由于其抽象性而无聊,客观上需要生动的例子作为“润滑剂”,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征。教师应在课堂上创造有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参与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二、师生和谐相处,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师生之间建立凝聚力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轻蔑、令人不愉快,学生将产生消极情绪并改变这种转变。相反,如果老师有爱、关心、理解和为学生考虑,学生将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并且可以在转化中表现积极。在组织教学时,最重要的教学是创建有利于学生放松的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的前提,是激发学生情感态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注意对学生的微妙影响,并采取科学、严谨、求真和务实的数学教学方法。

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逐步改善学习数学的观念,并使学生爱上学习数学。在教学中,老师们真诚地爱着每个学生。学生必须尊重学生,并始终征求学生的意见,并通过学习被尊重和关心的方式,尽一切努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是的,成为学生的顾问和乐于助人的朋友,可以缩小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在创建学习环境时,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必须进行充分的协作和沟通。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思路都需要共享资源。同时,表达自己,了解他人并体验协作的乐趣。发展自我创新、集体互助,共同克服和解决困难,营造宽松、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将非常有意识并乐于做老师所要求的。随着师生之间距离的缩短,老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更好的教授学生。
    三、大胆尝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显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提出足够的挑战,鼓励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使学生习惯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然后提高分析能力。
    四、开展小组学习活动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必要发展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为了发展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通过协作进行小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合作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
    五、培养学生使用大脑和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习数学的学生是终极的思维活动。只有当学生谨慎地使用大脑并想思考时,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形成各种数学能力。首先,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其次,教师要注意为逻辑思维提供正确的基础,并以知情、有序的方式养成思维习惯。第三,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思,充分发挥个人见解、积极探索新知识、多渠道、多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提高思维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孩子们会提出相对新颖和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其中大部分是在整个思维过程之后产生的。如果判断得为时过早,通常会抑制学生思考的热情,这无助于学生提升思考。因此,教师需要观察良好,以不同的方式领导,实现正确的时间,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只能来自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指导学生独立发展,是培养具有全方面能力的学生的必要途径。简而言之,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并且是学习该学科的前提和动力来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发展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且可以激发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力。

参考文献:
[1]李秀兰. 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S1):119-119
        [2]李维军.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 人文之友, 2020, 006(006):267.
        [3]聂艳梅.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20, 000(007):P.86-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