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数学应如何促进知识生活化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刘华珍
[导读] 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开展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

        刘华珍
        四川省泸州市力行路小学校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开展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拉近学生们与数学科目的距离,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也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从小学四年级的课堂教学出发,分析数学知识教学应该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联系实际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标准也提出了更加先进的要求,其中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进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诉求和任务。要想推动学生们数学能力的提升,最主要的就是要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加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状态来加以调整改善。可以说,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是完善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接下来,笔者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展开简要分析,分享几点生活化教学的建议。
        一、课前:预习日常化
        课前预习往往体现在文科课程当中,很多教师都会忽视课前预习在数学科目上起到的重要性。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在学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展教学,那么课堂上的效率就会难以得到保障,并且学生们也会习惯于接收知识,而不是主动探索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提前完成预习任务,将生活化理念渗透在日常当中。
        比如在学习“平行与相交”这部分的内容时,笔者就先给学生们布置了课前预习的任务:从教材中找出平行与相交的定义,并思考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哪些“平行、相交”的现象?在下节课上课时进行分享。在正式上课时,笔者先询问了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并按照约定引导学生们依次进行了分享,学生们将自己对于平行和相交概念的认知进行了叙述,也找到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平行和相交的现象。就像:斑马线、栏杆、围栏、桌子不相邻的两边等等都是平行的;而钟表里的时针和分针、桌子相邻的边、窗户相邻的两边等等都是相交的。学生们都按照自己的理解,从生活中找出了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这不仅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更为相近,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二、课中:互动常规化
        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也难免会有比较枯燥的教学瞬间,如果教师未加注意,那么学生们很有可能会出现分心、走神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课堂主题意识,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会使得课堂变得更具生活气息和活力。
        笔者在教学时发现,由学生们自己总结出来的答题技巧或是解题思路往往会使他们印象更为深刻,并且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笔者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多发言,多互动展示。比如在进行日常的小测试时,笔者就会先为学生们公布正确答案,再引导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学生之间互相纠正问题,一起思考解题方法。在学生们基本讨论完毕后,笔者再一两个抽选本题答错的学生上台讲解,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答题思维,而那些学生们普遍都具有的问题,再由笔者进行讲解。在长时间的锻炼下,很多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们都能够通过互助学习加以解决,这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也增强了学生们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在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后,学生们也基本养成了依靠自己学习的好习惯,钻研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也同样应该渗透在课后作业上,因为课后作业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也能查漏补缺,完善学生的不足。但是当前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实践性远远不足,学生难以感知数学的趣味性,这就会拉大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难以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比如在开展“条形统计图”这部分的内容时,笔者就引导学生们进行了生活化的拓展。笔者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搜集本市每年植树量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数量情况制作出一个条形的统计图,并总结出以下问题:哪一年的植树量最高?哪一年最少?我市整体的绿化情况呈现出什么状态?随后学生们就开始按照要求去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在汇报统计结果时,笔者也询问了学生们的收获,很多学生都表示,除了对条形统计图的运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了解后,学生们也对本地当前的环保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对自己的城市绿化状态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得数学作业更加贴合了学生们的生活实际。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仍处于基础开发阶段,思维方式比较感性,而数学教学主要是培育学生们能够养成理性思考、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不断更新自己的育人理念。生活化教学只是万千教学模式中的其中一种,其具体的展现形式也还有很多,而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鱼秉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7(20):98.
        [2]狄云雷.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J].学周刊,2018(30):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