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吴蓉
[导读] 为了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综合型人才,教育在不断改革

        吴蓉
        重庆市礼嘉中学校,401122

        摘要:为了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综合型人才,教育在不断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师本教育,教育改革中更多学者开始倡导在课堂中实施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的服务对象和最终目的都是学生,教育活动应当围绕学生组织和展开,这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导学方法多元化、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突出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生本教育是区别于师本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其更为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与教育改革相适应。所以,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彻底转变师本教育的思想和模式,结合数学学科基本特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积极探索,主动推进生本教育理念的落实,运用多种创新的策略和方法,以此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
一、导学方法多元化
生本教育提倡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遵循“先学后教”原则,注重用教师的“无为”来成就学生的“有为”,但是教师的这种“无为”并非是让教师任何事都不做,让学生自由发挥因此,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要求教师运用多元化的导学方法让学生实现高效课前自主学习,也能够调动学生本节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选择前置性作业这种导学方法,前置性作业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学生要想完成前置作业任务,就需要自己对前置作业性涉及的内容将进行学习了解。这对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起着“导航”作用。
例如,在教授《指数函数》时,课程正式开始前,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图片中介绍了几组曲线,在曲线旁边则是几组函数,通过直观图的展示,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指数函数图像的特点。随后,笔者再正式展开教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们对指数函数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促进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知识理解。这样,笔者通过导学方法多元化,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构建和谐课堂氛围
学生能否实现全面发展、教育改革能否取得良好效果都和教师有着直接联系。

教育改革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既要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优化,还要让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法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要求教师可以主动去转变自己的观念,能够在教学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予学生充分尊重,依托学生展开教学,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生命力和学习天性,让学生在愉悦学习、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和激扬。
例如,在教授《函数及其表示》时,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输,往往会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久而久之,学生们会感到课堂氛围愈发紧张,同时师生关系也开始疏远。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革新课堂教学理念,开始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通,通过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们的内心。如,在课堂中,笔者会主动与学生们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不仅可以传授知识,指导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能让学生们感受到笔者的关爱。这样,笔者通过构建和谐课堂氛围,促进了师生情感的沟通。
三、突出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生本教育的教育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合作”,学生未来要适应和融入社会,也必然会经历合作交流,所以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要突出小组合作为主的学习方法,从而对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以及能力进行培育。教师要基于“确定性、均衡性、互补性”来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学生要具有互补性,成绩、兴趣、性别、性格等方面要存在差异性,但是各个小组间的水平以及表现要基本相同,小组内成员相互协作,实现优生影响和帮助差生。其次,教师要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欲望,鼓励学生主动展开组内的沟通、互动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实现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从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实施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然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展开讨论,随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讨论空间,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这样,笔者通过突出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总而言之,生本教育理念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效果,是因为其可以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获得情感。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引,时刻关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化,直面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结合学科特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积极探索,让导学方法多元化、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突出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等创新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巧妙地实施和运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超.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99.
[2]徐传军,李高伟,王磊.谈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96.
[3]肖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析[J].才智,2019(33):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