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刘月招
[导读]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最常用的手段,

        刘月招
        广东省东莞市光正实验学校 523000
        【摘要】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最常用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技能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任务。目前,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误区,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需对教学策略进行更新改革,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探究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能力
        一、引言
        王蔷教授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图1) 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阅读课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重要场所。然而,聚焦目前小学高年英语阅读教学,有不少教师的阅读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有的阅读教学理念陈旧,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的阅读层次不深,阅读策略不当,缺乏高品质的评价性、批判性问题,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英语运用能力方面的培养有所缺乏,导致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难以提高,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位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阅读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导向,以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策略和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基础,通过创新和改革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使学生善于阅读、乐于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陈旧,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有的英语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对阅读失去主动性,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无从谈起。有的教师由于教学理念陈旧,只是将课本的阅读材料进行逐句翻译,然后对重要的词句、语法点进行讲解。这样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缺乏整体的感知,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培养,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阅读层次不深,教学策略不当
        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有的学生对阅读材料止于浅层次理解,学习停留在语言形式上,阅读速度慢、效率不高,缺乏批判性理解,未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等不到发展。有的教师阅读教学策略不当,对教材文本解读能力不足,没有很好地利用教材的文本特质设计出适合该文本的阅读任务,阅读课堂上以事实性问题居多,缺乏高品质的评价性、批判性问题。有的教师追求单一的时间概念上的快速阅读,结果囫囵吞枣,学生顾着快速地从文章中获取关键信息来解答问题,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所缺乏。有的教师过于重视文本中新词词义的猜测,造成学生遇到生词就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学生阅读的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英语阅读材料欠缺,学生实践机会缺乏
        聚焦目前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有的局限于试题型的文本阅读,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且容易导致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产生厌烦情绪。有的英语阅读教学仅限于课本,没有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学生手头上缺少难易度适中、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课外阅读材料。学生阅读范围不够开阔,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未能得到提高。有的阅读教学所重视的是阅读的教学活动, 而不是阅读本身的实践和体验,学生缺乏阅读实践的机会,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享受“悦读”乐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英语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英语学习态度,使他们能够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对英语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去阅读。所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进行有效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因此,除了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外,还可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启发心智的阅读材料。可以给学生推荐寓言故事、绘本故事、影视作品简介、异国文化、幽默笑话、名人传记、网络热搜新闻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例如,一个带有精美配图的小故事、一篇介绍异国风土人情的小短文、一档有趣的电视节目介绍等,这些阅读材料趣味性强,能较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享受“悦读”。
   (二)丰富词汇积累,夯实阅读基础
        高楼大厦的建成离不开一砖一瓦,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如同建造房子的砖瓦。同样,英语阅读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词汇储备,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词汇量,难以提高阅读能力。因此,除了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词句外,还应引导学生多积累阅读中遇到的新词。可以把新单词制作成卡片或PPT,还可根据新词举一反三,将相同词性的词汇归类,形成词汇组块,帮助学生积累记忆。如在阅读关于“job”主题材料时,除了文本中出现的职业单词外,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 pianist,astronaut,lawyer等(图2),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此外,学生可建立自己的新词“记忆小仓库”,把阅读时遇到的新词摘录在“记忆小仓库”里,每天抽几分钟时间翻阅并记忆,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词汇积累“记忆大挑战”“单词接龙”之类的竞赛活动。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会逐渐提升,也会增加阅读的自信,为提升阅读能力夯实基础。

图2
        (三)创设阅读情境,拓宽阅读体验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阅读的内容设置话题情境,拓宽学生阅读体验。可将语言知识和亲身经验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积极融入到英语阅读中,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感知、思考、理解。例如,在学生阅读Holiday为主题的阅读材料时,对于学生比较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可通过展示相关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预测阅读材料的内容,为阅读做铺垫。而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学生虽然较感兴趣,但对这些节日文化并不是很了解,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为学生创设情境,搭建支架,让学生初步感受西方节日氛围,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西方节日有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知识。通过情境创设,丰富阅读体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助力阅读能力提升
        英语阅读的障碍主要是新词,而没有生词的阅读是没有挑战性的,也不会带来实效。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题目与图片,并结合上下文以及文本中的语境等猜测词义。此外,受汉语习惯的影响,有的学生习惯于逐字逐句阅读,阅读效果也深受影响。教师需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英语阅读有时需要精读,但也需要跳读和速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要逐字逐句地理解, 要在坚持读完整篇文章的基础上抓住主题思想。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引领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切实提高阅读能力。
        (五)任务驱动阅读,培养“两品两能”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两品两能”,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任务,以此驱动学生由浅层到深层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文本解码能力、推理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PEP六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Read and write语篇阅读教学为例。在本节阅读课中,教师首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由Free talk进入Ways to go to school主题。然后通过读图、猜图整体感知,接着问题引领,设置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任务对文本展开多次阅读,使学生对文本的有深层次的理解,并对文本引发的问题展开讨论,对文本中的语言进行巩固,培养学习策略。随后丰富并拓展语言输入,结合阅读材料内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然后进行文本重构,为语言输出做了层次性铺垫。最后跳出文本,联系生活,延伸话题内容,挖掘内涵,并进行读后续写输出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流程(图3)是循序渐进的,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层层深入理解,并非停留在浅层的阅读,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图3
        (六)延伸阅读主题,挖掘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的语言文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为学生创设体验文化的情景,既教语言又教文化,引导学生思考并领悟文中深层的文化内涵,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助推阅读能力的培养。
        以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C Story time阅读教学为例。在Post-reading环节中,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增加开放性的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ird/ bear/fish/can...?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图4)延伸课文主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拓展更多的相关信息,挖掘文本深层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永不言弃。通过旧物二次利用的图文展示(图5-6),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拓展延伸的整个过程中,既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图4

         图5                                 图6
        (七)因材施教,分层阅读
        由于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差异,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学习任务进行合理调节。对于学困生,在布置学习任务或提问时可选取较为基础的内容,以抓学生基础知识为主;对中等生则可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适量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与问题,使其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对优生则可布置较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核心语言,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升其阅读能力。此外,还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优生帮助学困生,在学习小组内形成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均得以提高。
        (八)丰富课外阅读,心得分享促提升
        虽然课堂阅读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仅仅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时间是完全不够的,阅读时间不足难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教师应动员高年级的学生尽可能多阅读英语课外阅读材料,可由学生自主选择课外读物,也可由教师推荐英语报刊或者书籍。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在一些网站或APP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时间可根据实情随机安排,可利用早晚读或课后时间,在课外阅读中,可按“导—学—练—测—延”的流程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分享展示分享课外阅读成果的平台,例如可以开展Short speech,English Corner,Story telling等活动,学生在分享展示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其他同学可以从别人的阅读分享中收获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通过大量的课外补充阅读实践,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任务。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与总结,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从中获取情感体验;丰富阅读材料和阅读形式,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在发展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强文化意识,提高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 2015 (16).
[3]陈晓旭.“悦读”阅美,“阅”有滋味—浅谈核心素养目标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J].小学教学研究,2019( 05) :82- 83.
[4]许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9)10-0170-01.
[5]万玲.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读与写杂志,(2020) 01- 0191- 01.
[6]吴沁柳.浅析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006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