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胡家初级中学
摘要:通过对初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让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性地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为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少走弯路,切实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做到肩负增效。
关键词:月考 音标 中考题 作业 教学重心
初中英语学困生占初中英语学习者比例相当高,尤以农村初中更甚,有的地方高达70%以上。现根据对学生、教师的走访和咨询,结合自己对多校的听评课情况,对造成学生成为英语贫困生的原因归纳如下:
一、教学时间方面
农村初中均是大班教学,一般都在50人以上,有的班级甚至多达60人至70人。加之,留守学生及问题学生多,班上的纪律打整时间长,处理非教学事物多,导致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浪费,正常的英语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
同时,教师的非教学任务的跟进,让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精力和时间上也大打折扣。
这两个原因,导致英语教学时长并非能按课程表安排的落实。
二、教学方面
(一)月考的因素
虽然农村小学开设了英语,学生有一点基础,但是到了初中,许多学校仍把考试当成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初一刚上一个月的课,就进行了月考。许多学生因知道初中英语施主课,开始努力学习,认真度也高,加之,学习内容与小学知识衔接,同时学习内容少,自信心非常强。一堂英语月考,造成的结果是因英语知识少,课检测的内容少,学生的得分都高于其他学科。由于学科之间的竞争,许多非英语学科教师便鼓励血生把时间和精力调整到自己所教学科,理由是英语学得好,要齐头并进,也要抓好非英语学科。这是其一。
第二,学生因为这堂月考,认为初中英语确实好学,内容也好懂,成绩也不错,于是对英语的持续性热情降温,英语学习的关注度下降。拥有一节课的时间不记,课后种种的想法的人数在增加。也正是这类学生就不知不觉地由非学困生逐渐走向了英语学困生的大家庭。许多学生初一上学期一结束,就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他们也会找老师补习英语,但是效果甚微。笔者认为,这是造成英语教学负担的开始,也可以说,月考是让一个班学生的学困生陡增的始作俑者。
(二)音标及拼读
我们随时可以去问一个学生,他学了几年英语,问音标老师教了没有,他们都会说教了。
继续追问,你能拼读单词吗?他们相当比例(40%左右)的学生说拼不出来。当然,我们无法去统计真正拼不出来英语单词的学生比例。我们至少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进行单词拼读教学也是让学生走向学困生群体的又一作用力。我们听了上千节课,几乎没有一位教师对学生进行单词拼读指导。要么听录音,要么教师对一个词教两三次,学生跟读,仅此而已。
在学生的意识里,说学了音标,笔者认为,他们仅仅学习了五个元音音标。在许多次详细交流中,得到了印证。换句话说,五个元音音标成了学生音标的全部。也就是说,教师没有进行音标和拼读的教学,他们只是走教材。
三、提前中考题使用
使用中考题于实际教学中似乎已经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必备。特别是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中。如果老师不呈现中考题,似乎这节课就已提前闭幕。许多评课着更把学生做对老师提供的中考题的多少作为当堂课的教学效果的参评依据。
学生能做对直接引用的中考题,他们其实没有对老师当堂的知识进行内化。教师引用的中考题是选择题,学生只需用类比,排除的方法就能得到正确答案。不需要对原题进行过多的分析和理解。加之,这些考题中许多词都不认识,题意根本不明白,学生能得出答案,同时得到教师的表扬。学生会得到一个错误的认识:不认识题目,也可以答题。这也促使处于中层的学生走向学困生群体的又一原因。为此,我们可以把中考题改编一下,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让他们确实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正确完成作业。
(一)作业布置
我们习惯给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便于检查。可对于学困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会做就成了无效作业。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如果题简单了,就成了无效作业。为此,我们除了在教室要因材施教,作业方面也要因人不同。目前,许多老师在布置分层作业,这是很不错的。在一些学校已有教师在布置个性化作业。也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符合学生水平的作业。人人有作业,人人可做作业,人人有提高,人人都进步。这种作业对个体学生非常有效。也就是转化学困生的得体做法。这才是难能可贵的。
(二)教学重心
据权威机构对学生的成绩分析,词汇占61%,阅读占17%,写作占7%,语法占8%,考试技巧占7%。而我们的教学话费精力和实际做多的是后两者。可想而知,我们前两者攻克毫克,许多学生也就不会成为学困生了。所以,我们教学的重心应回到词汇教学上来,给学生时间去进行适当的阅读训练。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应以学习者为中心,结合英语学习本身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氛围,必要的工具,匹配的作业,才能避免学生走向学困生,也能转化学困生成为中等生,成长为优等生。
参考文献:
[1]刘华, 韦慧华, 舒文蔓. 专业英语教学问题及方法探讨[J]. 逻辑学研究, 2003, 23(4):319-321.
[2]席玉虎. 当代英语教学实用模式与技巧[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中华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