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写作作为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高考中占较大分值,良好的英语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中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试图探索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能力;教学策略;培养素质;培养兴趣;培养习惯;培养思维;培养能力
正文: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其中书面表达就是对语言能力直接考察,它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一环,高考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要在情境中围绕主题使用准确的语言,应用一定的词汇、句式、语法结构清晰且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交流的目的。写作在高考中占较大分值,良好的英语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教师应该根据教育规律,把握学生高中学习阶段这一关键期,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写作能力。
学生在写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思维没打开,无话可说。二是用词不准确、不地道,多为中式化表达,且用词简单,词穷词乏。三是句式单一、结构简单。四是衔接不自然或无衔接语言。五是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此外有的学生还存在文章不分段、标点使用不规范、书写不工整等不良习惯。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五个培养”来综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一、培养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应将“育人”作为首要任务。
教师应把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高远目标化为春风细雨,点滴滋润学生的心灵,循序渐进,将德育融入课堂,要善于利用身边的案例、教材、课外阅读材料等,从中挖掘精神内涵,传播真善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予精神营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吃苦耐劳、敢于创新、乐于助人、爱护环境等品质,从而培养出思想正、行为美的高素质公民。语言是内心世界的反应,一个充满正能量、有思想的人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有感染力的文章。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就为文章的“内容美”垫定了牢固的根基。
二、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动力。
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难度相对较大,很多学生对英语缺乏写作兴趣,甚至有恐惧排斥心理。教师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听说读写相互影响,写作不只是 “写”的问题,教师可借助多种现代教学媒介,多渠道选取教学资源,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比如通过图片、音乐、电影、演讲视频和阅读美文等形式,形成多种感官刺激,营造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自愿“输入”。再通过演讲,头脑风暴,讨论,抢答等形式鼓励学生“输出”,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培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前提。
由于英语是一门“积累型”学科,这一学科“积累性”的特点在写作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训练才能实现,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这包括培养学生记单词的习惯、读句子的习惯、读文章的习惯、摘抄的习惯、仿写的习惯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记单词是基础,是构建文章的“砖瓦”,读句子是为了学会单词的运用,这样才能确保用词精准,当然需要以牢固的语法基础为支撑。读文章是为了增长见闻,犹如画画,多看树,心中才有树的形象,才能画出来。摘抄是为了积累素材,积累好词好句好文,有“输入”才有“输出”,教师可将写作词汇分类整理,如过渡词(表并列用语、表递进用语、表对比用语、表因果用语、表例证用语、表强调用语、表总结用语等),还要整理写作中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以及短语的高级表达,如表示“机会”可用“opportunity”,表示“选择”可用“alternative”,表示“有助于”可用“contribute to”,表示“很重要”可用“vital”或“crucial”,表示“显著地”可用“dramatically”等,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句式表达,如强调句、倒装句、省略句、感叹句、三大从句等需要归纳整理。语篇则可按文体进行分类整理,如邀请信、申请信、建议信、咨询信、推荐信、邀请信、感谢信、道歉信、新闻报道等。最后,通过仿写训练是为了让学生熟能生巧,融会贯通。
四、培养思维:思维决定思路,有思路才有想法,有想法才有内容,思维能力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写作的困难在于无话可说,或者写不到重点内容,特别是在写作题目中只有少量信息的情况下。因此,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写作情况,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多表达。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科学地、系统地教会学生如何谋篇、组段、遣词造句。此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关键要求教师坚持规范意识下的思维引导,既要发散思维,又要从诸多要点中,分清主次,贴近话题,做到思维的收放自如。例如题目要求写一篇关于城市英文解说员的申请信,先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谋篇,规划好每一段的大致内容,再引导学生围绕“自身优势”这一中心进行发散,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自身优势,然后再筛选出最适合“英语解说员”岗位的优势,再对这两三点“核心竞争力”进行重点描述,再通过地道精准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句式将其表达出来。
五、培养能力:提升综合能力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核心和最终目的。
对于提升写作能力来说,“百闻不如一练”,再多的方法指导,也只是“纸上谈兵”,还需要进行“实战演练”。除了指导学生牢记好文章标准、认真审题、根据要求谋篇布局、合理分段外,最为关键的还是遣词造句。首先,词汇积累是基础,教师可通过听写同义词、同义词接龙、同义词替换等方式,让学生形成用高级词汇表达的意识,再在特定语境中反复运用,直到形成习惯;其次,句子打磨也是重点,教师可要求根据不同的句子类型进行重组、仿写、改写,这是一个“先死而后生”的过程,从刻意模仿到超越创新。最后,教师还要详细批改学生的作文,指出错误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否则学生容易“一错再错”,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模式,很难突破。此外,教师还可选取一些典型范文,利用课堂集中展示,教师先示范点评,学生找错、找亮点,学生再根据评判标准逐一点评,这样由“写”到“评”,由“评”再到“写”的过程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提升写作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教师,我们应在走在时代前沿,做学生的领路人,做知识的搬运工,做教学的开拓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学习、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研究和创新,力求找到适合学生的高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