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王文亭
[导读]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需要适当地调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措

        王文亭
        奇台县老奇台镇中心学校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需要适当地调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生活化资源,并且可以设立多种讨论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研讨会,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
引言: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说明该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等特征,简而言之,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生活逻辑,注重课堂活动的引导作用,并且可以将两者结合使用,遵照以上要求,应当在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利用课堂活动,在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要求
        1.1应当基于生活进行教学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活化内容是课程教学的基础,一切理论知识都是从生活实践中得出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基于生活进行教学,促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化内容中理解课本的理论知识,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1.2应当开展各类型的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辅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能够根据教学的主题差异,采用适当的课堂活动教学,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又有助于突出主题内容,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2.1充分运用生活化资源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根据每小节的教学主题,从生活实际中挑选符合主题的生活化资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能理解透彻主题,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更易于教学课本内容,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执教《合理利用网络》一课时,从该小节的主题来看,需要让学生认识网络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合理利用网络调节生活,在此过程中,可以分别从利、弊两个方面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能够看清楚网络的“真实面貌”,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遵守网络规则。
        如在讲解“利”的方面时,可以引入关于网络对社会发展、建设中做出的贡献,如在政府部门入驻抖音短视频平台后,通过发布各种优质的视频,让广大的网民用户深受社会正能量的影响,对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如在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许多外出务工的人员无法准时回家过年,广电总台制作网络春晚节目,让无法回家的人员能够通过网络与家人一起观看春晚,感受浓浓的年味。


        如在讲解“弊”的方面时,可以引入关于网络对社会发展、建设产生的负面作用,如某些利欲熏心的网络主播、生产商家,为了销售商品,利用网络直播渠道销售假冒伪劣的低质产品,导致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在社会中形成不良的风气,损害同行业的正常商家信誉,如某些网络主播通过直播作秀的方式,吸引未成年的粉丝“打赏”,给其发送虚拟礼物,导致许多未成年人在未经家长允许的情况下,肆意消费父母储蓄的存款,致使家庭境遇下降。在讲完网络的利、弊之后,相信多数学生心中已然明了,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此时教师需要强调合理利用网络,遵守网络规则,令其认识网络规则的重要性。
        2.2开展课堂研讨会
        所谓课堂研讨会,是指会让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当堂研究讨论,令其能够树立某种正确的价值观,这就可以利用教材内容,将其作为核心话题,需要教师提出质疑,引起学生的关注,随后进行集体争论,慢慢地理解话题的正负面,从中汲取正确的思想。
        例如,在执教《公民基本权利》一课时,从该小节的内容来看,主要介绍我国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公民会借用“公民基本权利”的由头,做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秩序的事情,对社会、他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这就可以作为课堂研讨会的话题,促使学生更加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如根据2021年国家新颁布的新民法典内容,对“有其他重大过错情形”增加了补充,其中对实施家庭暴力的人进行惩罚,教师可以将“我打我的家人,为什么不行?”作为话题,要求全体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研讨,如在2021年的新民法典中,增加高空抛物罪,禁止任何人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教师可以将“我的房子是我买的,为什么我不能扔东西?”作为主题,要求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研讨。
        然后,在课堂研讨会结束之后,可以分别抽问持有正、反两种观点的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公民基本权利知识,令其表明自己的看法,随后教师对发言的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利用引例举证的方法,向学生讲解正确使用公民基本权利的方式,解答各个话题,如针对“我的房子是我买的,为什么我不能扔东西?”的话题,可以引入高空抛物致死的真实案例,向学生讲述物权的正确使用方式,如2019年12月7日梁某、彭某将建筑垃圾从四楼扔到楼下,导致拾荒人员冉某被砸中,当场死亡,以及2020年五岁男童被20层坠落的窗户砸中身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贴近生活实际,结合生活化资源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突出教学核心,令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教材讲述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海水.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措施探究[J].求知导刊,2021(06):16-17.
[2]尤学玫.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3):71-72.
[3]刘志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3):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