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军娟
广西南宁横县横州镇柳明小学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养成的习惯对他们之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在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当抓住课前准备环节,设计多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课前准备中学到更多的内容,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进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时期 课前准备 学习习惯 培养方式
在现如今的教育中,特别强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要想在教学中有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基于此,教师应当注重课前准备时间的运用,这段时间虽然较为短暂,但如果得到有效利用,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得到改观,也可以促进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阶段给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同时也获得综合实力的提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课前准备时间较短,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当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促使活动更加合理高效。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基于活动的小学课前准备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研究。
一、趣味成语接龙
趣味成语接龙既是游戏,又是教学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成语量,有助于他们文学素养的提升。并且,为了让学生在成语接龙活动中学到更多的成语,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奖励机制,用奖励来促使学生在私下自主学习更多的成语。展开来说,在成语接龙中,每位学生只有一秒的思考时间,一旦时间过了没有成功接龙,则会被淘汰,一直留到最后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成语接龙活动进行起来比较快,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来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促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成语接龙游戏应当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例如:在多次成语接龙活动之后,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即使有奖励,学生的成语接龙积极性还是在不断下降。基于此,教师可以给成语接龙增添新的趣味,比如,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个主题,如动物主题、数字主题,等等;还可以给学生设计擂台赛,即一个星期为限,在周一的成语接龙活动中留到的最后的学生成为擂主,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大家可以向擂主挑战,如果挑战成功,则成为新的擂主,否则擂主守擂成功,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当擂主时间最长的学生可以获得一个由自己选择的奖励。在不断出现的新趣味中,学生对成语接龙的兴趣可以持续保持,学习成语的习惯也会慢慢养成。
二、创编德育故事
德育是小学时期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对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模式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时间为学生设计德育方面的活动。也即是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编德育故事,并且可以运用不同的形式创编德育故事,比如教师给出德育主题,学生按照主题接力编故事,也可以学生自己创编德育故事,在课前准备时期将故事讲出来,进而进行故事评比,等等。不同的活动形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与锻炼,对他们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的形成大有帮助。
例如: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内,我组织学生来按照主题创编故事,这次的主题是乐于助人,我会创编出故事的开头,比如,今天天气非常好,我们大家要到公园去踏青,在坐公交车时,遇到了带着小孩子的年轻妈妈。在这个开头过后,学生需要接力完成之后故事的创编,不需要创编很多,每人两三句即可,可以进行充分的想象和创作,但不能脱离乐于助人的主题。在这样的创编活动中,学生非常积极,比如,有学生提到了让座,有学生提到了给人指路等等。通过这样的课前创编故事活动,学生的思想品德会提升,学习行为也会更加积极,有助于他们学习习惯的优化。
三、废物利用比赛
在课前活动中设计废物利用比赛,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妥善设计废物利用比赛。课前准备时间较短,废物利用比赛可以利用多个课前准备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比赛设计、制作与展示,锻炼他们的多方面能力。
例如: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会用很多纸张,在用过之后,纸张就成了废纸。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废纸重新利用的课前准备活动,促使他们将废纸进行多方面的重新利用。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比如,将废纸设计成工艺品、小摆件等等。在学生制作出成品之后,教师应当注重展示环节,促使学生进行一定的介绍与交流,如此可以开拓他们的思维,强化他们的创造能力,对他们思维习惯的养成大有作用。所以,教师需要注重课前准备活动的设计。
综上所述,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对于在课前准备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而言,不能一时兴起,也不能杂乱无章,而是应当有所计划。并且,教师需要设计成语接龙、德育故事、比赛等方面的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促使他们为活动做出多方面的准备。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习惯会在无形中形成。
参考文献
[1]王中月.浅议新课标下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86+101.
[2]江润浓.先懂学生,再懂教——小学生各年级习惯养成教育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7(1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