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国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第一中学 516000
摘要: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满足新时代下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标准,进行教育方法的升级与改良的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为学校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让整个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所以,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科学划分小组、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自我总结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样化。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在教给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能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激发教学的活力,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所以,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需以创新的思想观念为指引,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以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不断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科学划分小组,奠定合作基础
学习小组的划分是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能够避免课堂教学的混乱无序,保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展现。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端正分组的态度和思想,在正式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就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成绩、思维层次、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在此基础上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和标准来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每个小组的人数在4-6人为宜。此外,教师还需要明确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和分工,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为合作教学的顺利开展和高效实施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授《幂函数》时,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由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探究活动,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甚至还使得课堂氛围变得紧张、枯燥,所以,笔者转变教学模式,实施了小组合作教学策略。但合作学习依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不同,如果在分组过程中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则会导致合作学习效果非常低效,对此,笔者在分组过程中,会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科学划分,使每个小组中都有一至两名学习水平突出的学生带领。这样,笔者通过科学划分小组,奠定了合作教学的基础。
二、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开始前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对于例题设计意图的解析,根据学习内容查阅资料,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要使学生在数学课堂开始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及本节课在合作交流中的任务。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开始前要精心设计导学案,使问题引导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问题,也要在问题提出后学生开始合作交流前为学生分配学习任务,对于学习任务的分配要做到明确具体,要是每个学生在讨论时都有话语权,并且任务具有操作性。
例如,在教授《指数函数》这部分知识时,虽然学生们这是第一次接触指数函数,但是,在本节课程前,学生们已经对函数计算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在本节课程开始前,笔者依然按照合理的分组将学生们分成多个小组,然后给予学生们讨论任务,通过任务引导各小组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们多交流、多沟通,通过相互协调对本节课程的知识进行学习。这样笔者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
三、学生自我总结,教师综合评价
在任务讨论、探究结束后,学生通过思考、组内讨论、各组汇报、教师答疑和习题巩固,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时间让其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教师再总结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内容。除了对于知识的总结,教师也要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让各组监督员汇报每组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于进步很大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对于表现消极的同学可以在课上进行鼓励,课后单独找其询问情况,及时发现学生问题,争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掉队。
例如,在教授《函数与方程》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在学生们讨论探究结束后,笔者根据学生们的讨论情况以及探究结果,对学生们进行了科学评价。如,在学生们讨论过程中,笔者会在各组之间进行观察,同时给予学生们一定的指导,然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展示的空间,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答案表达出来,最后,笔者再根据学生们的结果对学生们给予评价。这样,笔者通过学生自我总结,教师综合评价,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新课改提出的全新要求,能够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真正具备科学的观念和创新的思想,把握核心的教育发展趋势,结合数学学科基本特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探索,从而实现科学划分小组、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自我总结等创新策略的实施和运用,以此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超.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99.
[2]徐传军,李高伟,王磊.谈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96.
[3]肖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析[J].才智,2019(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