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背景下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包丽红
[导读] 在学生的整个小学的学习阶段,数学这门学科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包丽红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乌兰图嘎镇蒙古族中心小学138000
        摘要:在学生的整个小学的学习阶段,数学这门学科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数学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的意识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更加重视自身的教学工作,并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根据相关的教学指导,努力学习并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不断地创新与优化当前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的提升整体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
近些年以来,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实施,在教学的目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当时在使用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与优化,尤为明显的就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对现在使用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使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最终达到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构建生活紧密相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
        伴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也在不断地强调应当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建立起来密切联系,并且教师要充分掌握教材内的教学内容之后,构架出生活化教学情景,利用学生对于日常实际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与常识,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数学中相对抽象与复杂的数学概念与公式,并帮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生活实践背后所蕴藏的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意愿。
例如,当教师在教授学生《观察物体》这一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正方形的积木,并将其摆放成特殊的造型并连接到一起,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如从左面看、从前面看、从上面看,学生就能够看到不同的图形,然后教师可以分配给学生一些小正方体,并给出学生摸一个位置的观察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读题观图,尝试着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摆一摆,看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摆出一模一样的图案,在学生纷纷进行了尝试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详细的讲解,教授学生如何从观察示意图中,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如在哪一个位置观察物体,就学要从那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其摆放形状。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运用刚学到的方法观察周围的建筑。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中的紧密联系,学生对课堂学习数学知识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现代化教学情景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教育行业也需要积极地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非接触式在线教学实况播放等手段,要求当前的小学教师要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充分利用当前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案,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和改造,创造出现代化的教学场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意愿和动力。
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播放出放大的非常多倍的米尺,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出36厘米在米尺上的具体位置,并继续讲解36厘米应该等于多少米,利用1米等于100厘米的长度单位换算的数学知识,教师通过米尺引导学生理解这背后的意义,就是将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一百分之一米,如果用小数来表示就是0.01米,然后指导学生理解36厘米,就是一百分之三十六,如果用小数来表示的就是0.36米。通过这种多媒体技术,构建了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原本复杂的数学知识,从而强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三、设计并优化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针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大多的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这是受到传统教育严重影响的结果。在当前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育行业已经抛弃的题海战术的教育策略,转变为通过教师设计并优化当前的数学问题,利用经典数学题型帮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相似题型的具体解题方法与技巧,并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类型题目的解题步骤,以及解决问题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例如,当教师讲解《三角形》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首先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有哪些特征,然后为学生讲解三角形的不同画法,以及通过观察画出不同三角形,发现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平面图形,最后得出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其中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都要相连,这种图形就叫做三角形。教师通过这种逐步突进的课堂提问方式,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并充分掌握的三角形的不同画图方法,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还提高了整体的数学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教学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数学老师需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并持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并且始终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积极总结现行的教学经验,对于其中教学效果不好以及学生普遍反馈不理性的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和创新,努力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并且进一步的构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郑建平.激发学生兴趣,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7.
[2]张学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造策略[J].环球人文地理,2017.
[3]梁朝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C]//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