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式有效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范贵江
[导读] 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要求全面发展型的高素质人才

        范贵江
        新疆奎屯市第二中学
        摘要: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要求全面发展型的高素质人才,并不需要考试的机器和学习的工具。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阵地,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实现观念、内容、方法、模式等各个方面的转变,以适应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人才。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助力初中数学教学这一转变的达成与实现。基于此,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运用直观探究法、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开展讨论探究活动,这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初中数学探究式有效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有效教学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掌握着课堂的控制权和话语权,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却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甚至抵触情绪的产生,压制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影响整个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探究式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直接唤醒数学教学的生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革新思想观念,通过各种措施来促进探究式教学,与数学课堂的有机结合,以取得理想效果。
一、运用直观探究法,增强学生直观感知
初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和复杂,其中包含了许多的几何图形、数学公式,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无法对这些抽象知识产生直接、深刻的理解。而直观探究,能够建立起抽象知识、形象思维间的关联,通过增强学生直观感知,来加快学生知识理解。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实现直观探究法的运用,将数学知识以图片、动画、视频、声音、文字等形式,进行呈现和展示,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多重感官,优化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直观探究,进而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过程,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由教师语言讲解,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知识点被遗漏,或是学生们难以理解。所以,笔者运用直观探究法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让学生们尝试分析三角形结构,在学生们分析一段时间后,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的flash功能对三角形的结构进行分解,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有效的让学生们感受到平面几何中的几何形态问题。这样,笔者通过运用直观探究法,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


二、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启发学生学习思维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元素,蕴含着基础知识、思想方法,所以问题的设置和提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能力的发展。但传统观念下,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问题探究的重要意义,只是随意地向学生进行提问,走个形式,让课堂教学看起来是活跃的,却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倾向和重点,从数学教材课本出发,把握并提炼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知识,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精心地设计出启发性的问题,并找准教学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设置灵活巧妙的教学悬念,有效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学习思维,使其展开主动地思考,深度地探究。
例如,在教授《勾股定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初步学会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随后,笔者从教材中提炼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思维,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当学生们得出自己的答案后,笔者会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答案,根据学生们的答案,笔者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知识漏洞。这样,笔者通过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开展讨论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交流合作
讨论,也是一种基本的探究形式,可以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让课堂教学不再封闭,让知识、信息得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充分的流通。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转变班级授课的模式,按照对班级内学生,学习情况、能力水平的了解,来进行科学地小组分配,让每个小组的人数,保持在4-6人;其次,教师要发挥出引导性的作用,鼓励学生,对之前自主探究的问题,展开组内的讨论、沟通、互动和交流,实现观点交汇、思维碰撞,进而在优势互补和互帮互助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以取得理想的探究、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一次函数》时,本节课程笔者实施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正式展开教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会布置一些探究任务来引导学生们讨论,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则会在小组中巡回,观察小组的讨论情况。这样,笔者通过开展讨论探究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合作。
总而言之,探究式教学的运用,是教师革新教学策略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全方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支撑。作为合格且优秀的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和使命,端正教学的态度、思想和观念,时刻关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化,直面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结合学科特性来主动运用直观探究法、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开展讨论探究活动,让探究式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巧妙地实施和运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的实效,让学生能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能力的提升,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辉.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2017(16):75.
[2]李玉琢.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J].才智,2017(34):101.
[3]胡云豪.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30):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