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素养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 日娜古丽·吐尔逊
[导读] 数学是一门实践运用性极强的学科

        日娜古丽·吐尔逊
        新疆喀什市东城第五初级中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实践运用性极强的学科,而数学素养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出发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素养;数学能力

        数学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的衔接过程,从而有效地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便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一、数学素养的主要组成内容
(一)数学抽象
抽象是指提取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抛弃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过程,而数学抽象是研究数学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同时也是确定数学研究对象的重要方法。数学抽象主要包含符号、数感、几何直观以及空间想象。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形成数学抽象素养,从抽象的视角看待数学问题,理解数学中本质与表象的关系。
(二)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数学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用来表达数学语言、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数学中常常用到的句式“因为……所以……”,其中体现的内涵就是一种逻辑关系。教师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让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能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速度。
(三)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根据得出的数学数据来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用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很多知识点都运用了数学模型,包括方程模型、初等函数模型、概率统计模型。数学模型是将现实世界中的数学问题与数学世界中的数与量相联系的桥梁。数学建模能增强学生将所学抽象知识与实际数学问题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
(四)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在数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得出数学相关结论的工具。最基本的数学运算是四则运算。在初中数学中,数学运算包括不等式变形、移项、确定函数解析式等。
(五)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包含几何直观以及空间想象,其中,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中的体现主要是平面几何图形的数学研究,从平面图形的点、线、面出发了解几何数学的全貌。空间想象主要针对的数学内容是立体几何,而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起立体图形的几何架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六)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在研究相关数学问题之后,对此过程中得到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数学结论的过程。数据分析包括确定数学问题、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形成相关结论。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实际的数学问题选择与其最相匹配的数学方法,找出数据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数据分析能让学生体会到统计教学的趣味性。


二、提高初中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教师应该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理解数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在实际教学时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的数学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归纳与总结、善于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同时,教师应该强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数学能力。
(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全方位认知。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教师应利用事物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全面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式。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轴对称”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轴对称图形的大致形状,再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细节处,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数学的理论方法与相关数学知识。
(三)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师要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以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将所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可以有效地运用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借助三角形模型讲解相关的教学内容,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时,教师也可以组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教师现在需要思考的重点内容,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息息相关。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观念,有效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把握与理解程度,强化他们的知识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使用工具,为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将投影仪、多媒体、电视录像、网络技术等引入课堂教学中,将教材内容展现在投影仪上,放大教材的内容,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到课堂学习中,直观地观察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形象地理解数学文化的内容。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素养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史学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出发点,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彭丽霞. 初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初探[J]. 才智, 2018, 000(004):59.
[2]杨高发.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 教育现代化, 2018, 5(008):344-345.
[3]井澜. 基于数学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研究[D]. 延边大学,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