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加竹
云南省昌宁第一中学 云南省 保山市 678100
摘要:尽管这些年来,已经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但是一些高中化学老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缺乏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和使用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教学方法可以优化这些教学方法的不足,只要合理使用,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入手,探讨了高中化学课堂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和策略,仅在相关的教育研究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化学;应用策略
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合作学习是扩大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激发学生共同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合作热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使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继续受益,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接下来,我们将讨论高中化学课中小组合作的相关策略。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重理论轻实践?
化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能够实现学生合作技能的开展。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许多老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然习惯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实验工作,而更多地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解释。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记住了很多知识点,但是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只是肤浅的,没有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长远来看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2、教学缺乏创新性?
在高中化学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学情进行教学,但是在当前的实用化学教育中,许多教师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而实践教育仍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了学生的自学过程,老师与学生之间严重缺乏互动,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对化学的兴趣逐渐降低,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合作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分析
1、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化学教学的新时代,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利用其化学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实现这些理想的教学目标,这有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化学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乐趣,并在与小组成员不断地思维冲突情况下改变刻板的思维习惯。这样教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使学生对学习化学感兴趣。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对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高中化学教授可以逐步实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感的教育目标,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共同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老师分配的特定任务进行团结与合作,例如一些学生收集资料,一些学生设计计划等,当他们一起参与讨论过程时,所有这些都成为学习的内容。从长远来看,一起解决问题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将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来解决问题。
3、培养化学实践能力
在高中化学课上,仅仅通过理论并不能够让学生实现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生必须通过实践来理解,有时仅靠个人能力就不可能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因此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实践课上,学生可以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成功完成化学实验,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进步,为学生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小组合作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策略分析?
1、合理分配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小组分配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直接影响到高中化学教育的最终效果。具体来说,实际开展的高中化学课程中,老师必须了解每个参加该班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测试确定学生的真实学习基础,并根据学生的日常教学设计试卷。
了解活动期间的学习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小组“小组内部异质,小组内部同质”的原则,以确保每个小组的优秀学生和学习基础不佳的学生比例相同。对于学生而言,教师需要确保每个小组都能互相帮助,为小组内学生的共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当学生进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的课程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已经划分的组分组进行实验。首先,基于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每个小组必须对金属钠和水实验可能发生的反应做出假设,并编写一个化学方程式。其次,在小组实验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应协商尽并进行有效分工,教师应随时注意各组的进度,并及时进行指导和探究,使每个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能够保证成员们可以积极参与实验工作。最后,在实验设备均匀分配给各个小组后,老师应鼓励学生开始操作和进行自我探索,以确保之前假设的化学实验反应合理。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协作探究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2、活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高中化学课的过程中,教师使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随着学生在学习中而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并提高实践学习的能力。有几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特别是教师提出问题和引起小组竞争。
例如,在学习相关内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时,老师可能会问学生以下问题: “钢及其产品通常是含碳的铁合金。钢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但在潮湿的环境或高湿度条件下放置很长时间,则容易生锈并变成红色。为什么?化学腐蚀的原理是什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共同探索的感知力,并可以在小组合作过程和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科学合理地设计探究问题,显著提升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认识到并非所有的化学问题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在正式开始协作学习之前,教师会充分考虑教育重点和问题的设计是否适合协作学习,并且在参与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并展示他们的能力。然后,教师应选择接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作为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以便通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可以更积极地学习化学。
例如,当老师向学生解释《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部分的内容时,合理选择“乙醇氧化反应”来向学生提问,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分析,交流和动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以及向学生提出代表性问题。然后,学生可以在协作小组中更好地沟通和辩论,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发展良好的合作意识
4、加强教学工作和实际活动的融合拓展学生化学认知范围?
教师还应加强教学工作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在化学课程的开展中,有必要注意对于学生小组合作的练习,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可以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实践技能。
例如,当老师向学生解释《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在向学生讲述相关知识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实验计划。此外,应该指导和协助学生记录实验的步骤,现象,结果和内容,这种动手活动的发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最后,将对其进行修改。结论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合作学习是扩大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激发学生共同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合作热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使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继续受益,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郁劲松.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11).?
[2]郭海忠,刘壮宁.合作学习:一种新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
[3]吴大伍通.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有效转变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