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元群
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中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抛弃旧教育理念,寻求新教育方法成为当前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具体的教育实例开始,探讨了有效开展中学数学教育的策略,旨在推进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切实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学校教学,素质教学占据重要地位,数学作为中考科目,无法摆脱应试教学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常常自觉或不自觉的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厌倦学习,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频繁出现,这些都是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们应积极探讨优化当前初中数学课程效果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并进行实施,以深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笔者将结合自教学实践和经验,从以下方面具体分析提高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发挥网络媒体优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网络教室已经在许多中小学设立。同时,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也不容忽视。通过深入分析教育内容,在线收集优质教育案例来参考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趣味图片、视频来进行课堂教育,引导学生观看,不仅能有效活跃课堂教育氛围,还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例如,在学习“用坐标表示轴对称”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动态操作视频,让学生在讲台上操作多媒体设备。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例如,在“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部分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生活中常常出现的轴对称图形,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然后利用蝴蝶飞舞的影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用多媒体设备将蝴蝶框到到平面图形中,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变化动态,生动地加深学生对称轴对称图形的形象认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巧妙设置数学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厌倦数学学习。要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在问题的设置下巧妙地提问学生,或者在适时的探究中创设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以问题的形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坐标”这一知识点时,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向学生解释坐标的概念,而学生没能以形象直观的方式理解这个知识点,很容易给学生后续学习带来心理压力。
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坐标?为什么要做坐标?如何建立坐标?教师就可以通过创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来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随机向学生提问,如以教室中的某一个学生为中心,建立横竖坐标轴,让其他学生分别说明自己在这个坐标轴上的哪个位置?以趣味的思考问题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分析和回答问题,不仅能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知识欲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积极学习后续课程。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数学本身是实践性、应用性强的学科,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重视学生课堂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联系,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意识。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将现实事例发展成数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知识讨论生活问题,有机结合实际生活和数学教学,切实促进学生数学课程学习。
例如,在教学“统计”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具体的调查项目,立足于生活实际,提出相应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生活中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家庭成员对运动项目的喜好”为主题,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数据统计。另外,在教学“随机事件”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都有着哪些随机事件?像是学校、小区周边百货商店的抽奖活动,让学生去到超市中记录百货商店抽奖的具体规则,然后将其作为实际事例带到课堂上,和学生和教师进行分享,然后教师再通过不同的抽奖活动解析,引导学生考虑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经过相关的活动实践,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在今后遇到类似的数学现象时也可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四、优化课下作业布置
为了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明确一点,优化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还要注重课后作业布置的优化。为了有效避免教学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教师必须学会根据课程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合理安排作业,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尽量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可以积极完成课后巩固和提高。通过合理设计课后作业,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安排相应的练习作业。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上周城市天气的资料,列出一周中每天的最高和最低温度,用统计图表示天气。通过这种有趣的方法,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巩固知识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探索和测试,在教学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将不同数量的黄色和白色乒乓球放在一个盒子里,随机捕捉球,黄色球的概率是多少?白球的概率是多少?碰到哪个球更有可能?让学生在体验数学学习乐趣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抛弃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正确教育观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杰.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136-137.
[2]杨吟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J].时代教育,2015(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