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珍
四川省泸州市力行路小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阶段必修的重点科目,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数学也是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效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们的吸收成果,如何开展高校的教学内容,是当前教师仍需不断探索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效率;趣味引导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观要求各科教师能够摆脱传统教学中不合时宜的教学方式,采用更具时代特色的教学形式展开引导,数学学科也不例外。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学科,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也会影响到后续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出发,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办法。接下来,笔者将从“趣味引导”、“运用技术”以及“制定计划”几方面出发,就此问题分享几点经验。
一、趣味引导,增强课堂活力
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其教学氛围一定是活跃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感性,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教学中教大于学的教学模式,就会逐渐降低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辅助教学的方式,来增强课堂的活力和趣味性。
比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这部分的内容时,笔者就先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情景,并由单元主题图来引入新课。刚开始时,笔者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单元主题图,并和学生们说道:“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空气检测,我们可以把他们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制成统计图,这样就会更加直观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条形统计图应该如何观察和绘制吧!”之后笔者又带领学生们整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学生们对如何观察也有了一定了解。随后笔者就给学生们提供了本地近一周以来的气温数据,鼓励学生们也化成“天气检测员”,将这些数据按照所学要点绘制出一个条形统计图。学生们都很积极,制作的统计图虽然还有一些瑕疵之处,但是要素都能够把握住,并且在情境当中,学生们的吸收效率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二、运用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会碰撞出许多火花,而这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的直观性,也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途径,这样学生们在学习时就能够更加便捷、清晰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内涵。
运用技术,也能够加快教学节奏,减少教师画图、板书的时间,因此能够起到加快教学效率的作用。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们学习“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内容时,就采用了视频教学的模式。笔者在正式上课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了一个小动画片,其中有三种类型的三角形,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它们一起跳舞,并用聊天、唱歌等方式介绍了自己的独特之处,学生们都看得十分认真,在播放完毕后,笔者就及时询问了学生们从视频中吸收到了哪些知识点,学生们都将主要的区别说出来了,并且也都能够知道三种不同三角形的“角”都各有不同。随后笔者在多媒体上给学生们展示出了许多三角形,并进行了编号,引导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所学,试着将这些三角形进行简单的归类。学生们基本都能够准确归置,进一步加深了印象。由此可见,通过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能够将学生们的注意力较快集中在一起,使课堂教学形式更为丰富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三、制定计划,促进全面发展
数学学科教学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理性思维和逻辑力,然而小学生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在发育初期,每个学生的发展进度也都不一样,因此及时是同班的学生也会存在着许多差异。可以说,每个学生都会多少有一些薄弱之处,想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教师的教学引导之外,学生们也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便于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笔者在教学时发现,学生们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及知识难度的升高,在成绩上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笔者为了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就专门找数学水平比较薄弱的学生进行了谈话,并询问了这些学生们的内心想法。笔者也进行了总结,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课堂上老走神,然后就开始跟不上进度了,因此在写题时就会出现不会做或是做错的情况,在恶性循环之下,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就受到了打击。因而,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带着学生们制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笔者挨个和这些学生进行了试卷分析,研究出了每个学生存在的薄弱点,并在课下时间进行了免费的知识辅导。学习计划基本都是从简单出着手,先引导学生们树立起自信心,随后再加强难度,慢慢地,学生们的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这既是新时期下课堂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诉求,对学生而言具有十分深远的价值。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怀有不断前进,不断创新的理念,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高效和完善的数学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乔建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之我见[N].发展导报,2017-12-01(030).
[2]鱼秉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