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应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林创波
[导读] 高中化学对学生来说难点在于各种化学方程式的记忆

        林创波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第一中学  515347

        摘要:高中化学对学生来说难点在于各种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以及化学方程式之间的转变。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学生本身的状态三个方面有关。首先,关于教学方式这一点教师可以尝试着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这些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他们的兴趣也会在短时间达到一个高峰。其次便是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当教学方式得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慢慢的得到改变。至于学生本身的状态,这一点是由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构成的,身体状态一般不会出现问题,重要的就是精神状态。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效率;教学方式;学习态度;学习兴趣

        
        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高中生虽然明白学习是为自己好,但他们没办法掌控自己,也就是自制力不足。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兴趣来对学生进行一个引导,让学生认真的进行学习。但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会下意识的藏在心底,教师想要找到学生喜欢的东西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不过高中生也会受到一定的大众潮流的影响,可以根据这些东西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态度也会改变,学习效率也会提升。
一、教学方式上的改变
    如果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有什么原因的话,我想最大的可能便是在老师的教学方式上。因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身体会被限制在一个课桌大小的空间中,还需要跟着教师的讲解方式来思考,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限制,学生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也是正常的。而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在教学方式上做出改变,让学生不知道接下来会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新奇感,学生对学习的厌烦心理也会慢慢的得到改变,学习效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例如,我在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这一课程的时候,考虑到学生没有真切的接触到这些实验用具的话,想要理解这一章节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能够理解,在真正接触的时候也会因为紧张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我在讲解结束之后会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让学生做题的习惯,而是准备好实验可能用到的东西,让学生亲自上手看看。这样的话,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实验用具,记忆不仅更加深刻,以后在真正面对实验的时候也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事情。并且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这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对其有兴趣,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二、学习态度
    针对学习态度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有没有学习的欲望。

如果学生没有,那他的学习效率肯定不会太高;反之,如果学生有学习的欲望的话学习效率肯定会提高很多。至于学生有没有对学习的欲望,教师可以通过他的表情或者一些动作轻松的确认。那问题便是在学生没有对学习的欲望的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气氛上做出一定的努力,只要课堂气氛足够好,学生即便不想要学习,也没人会跟他一起玩闹,感觉到无趣的学生只能将注意力放到学习身上,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我在讲解“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一课程的时候,考虑到无论是量筒还是其它计量道具对学生来说都不是特别常见,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心态肯定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想要了解这些东西,但却害怕自己出错,这对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我会在讲解开始之前让学生进行一个测试,准备一个量筒,并且在其中放入9.6毫升的液体,然后让学生观察,看谁能够得到最为准确的结果。同时,我在让学生观测的时候也就适当的提高量筒或者放低量筒,如果学生自身不做出改变的话,他们就不能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值,这是人为的干预,我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犯错,以此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其更加端正,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也能更加轻松。
三、学习兴趣
    一个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会下意识的将自己喜欢的东西藏起来,这是他们对自己内心的一种保护。但这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就必须找到学生喜欢的东西。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学生还对大众的东西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为一件东西感到痴迷或者喜欢的时候,那些即便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会过来凑一凑热闹。这是一种从众心理,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让学生认为自己喜欢某种东西,然后慢慢的将这种兴趣嫁接到学习上。
    例如,我在讲解“物质的分类”这一课程的时候,考虑到在学生的认知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称之为物质,且学生从来都没有想过将物质进行分类,但因为大部分的物质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内容并不会感觉到太多的兴趣。学生没有兴趣,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效率肯定也不会太高。因此,我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会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就比如我们常见的物质,木头和钢铁之间的区别我们都能找到,但如果将其进行分类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分?”,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进行思考,我就可以轻松的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然后将其转移到课程中,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总而言之,想要在高中化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他们的自制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达成这一切的前提便是教师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因为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其他人来说,自己坚持很长时间的东西并不容易改变,要是做出这种改变就是一种非常大的让步,教师可以尝试着让学生看到这一点,以此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荣.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8(32)
[2]于鸿艳.浅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