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泽康
四川省蓬溪中学校
摘要:在高中教学中,班级环境的建设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走向。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差,自制力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不遵守纪律,产生逆反心理。因此,高中班主任要注重班级交流,提高管理水平,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培养出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笔者作为高中班主任队伍中的一员,将根据自身管理经验就高中班主任的班级沟通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
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而高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高中德育工作是落实基础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的高中德育工作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抑制了德育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笔者结合自身管理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优化高中德育工作展开具体的研究和论述。
一、加强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
之前的培训机制都是优秀教师或者有资历的教师才能去参与培训,但是在班主任队伍中有很多并不那么优秀的教师,同样也需要得到班主任的培训,他们学习的需求甚至比优秀教师更大。所以在今后的班主任培训中,我们应该尽量扩大覆盖面,让每一位需要得到提升的班主任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学习。
随着我们对教育教学的重视,各个院校对于教师的培训也越来越多,培训的手段主要有:(1)校内培训,让全校的教师在校内统一听取优秀教师经验;(1)外出培训,选取部分教师去其他学校或地方,吸取外部教学与管理经验;(3)邀请专家或名师做专题报告。排除这三种教师培新方式外,我们还应创新不同的教师培训方式。第一,近几年的山东省远程教师培训让我们发觉网络这一良好的教师培训平台。我们可以建设独立的远程班主任培训网站,在网站上发布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和专家的讲座,让教师闲暇时直接观看。第二,学校还可多订阅书籍,培养教师阅读兴趣,开拓教师的思维,让读书成为提升班主任管理素养的一种途径。这样的创新培训方式不仅能取得良好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的培训压力。
二、与学生保持距离,关注班上特殊学生
班主任与学生要做到,情感上的近距离,管理上的远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更有信服力,更好的去管理约束学生。班主任要清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定位,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要树立亲切、可敬的形象。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所以在班级中班主任在情感上要和学生做朋友,敞开心扉,不必固守教师和学生的明确界限。但是要注意,在管理上一定要有度,有一定距离。不能出现“打成一片,称兄道弟”的行为。让学生和老师情感拉近的同时还懂得尊重老师,使得老师能够服众。
特殊学生也是班级中的一份子,也应该受到同等的对待,一样的关爱,甚至是班主任们更多的偏爱。因此笔者就会特别关注家庭困难、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给予他们特殊的爱,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班集体的温暖,确保其健康成长。对于班上的特殊学生,笔者为他们建立了专门的档案,目的是记录学生的点滴变化,肯定学生的成长。档案中写清楚了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联系方式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等情况,尽可能多角度地、全方位的关注学生。其实,班上的特殊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心理问题,他们或因为家庭经济情况或因为他人的嘲笑,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消极看待世界,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并主动担任了他们的心理咨询师,灵魂引路人,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以正确的引导,剔除不健康的心理想法,从而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目前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许多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涉及较少,甚至许多中学的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室也仅仅是个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但现如今的社会诱惑较多,学生学业压力又过大,很多学生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针对此问题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全部教学生进行心理卫生常识宣传,然后班级管理中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渗透知道;其次,学校需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科目,教学心理卫生知识、自我调控的方法以及正确的“三观”培养。并且学校要对本科目的学习实行考试或者定期检查的制度,用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最后,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学专家到校进行心理咨询,并定期为学生和教师做专门的健康讲座。
四、建立家校密切合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并通过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班主任们能挖掘这一教学力量的潜力,与家长建立起全面的联系,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笔者会约定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或召开家长会,面对面的交谈,或者进行电话家访,快速而方便,这样做可以建立家校之间的合作,完成信息的互换,让家长与班主任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家长们已经通过微信群、家校通等方式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动态、关注到学校发布的消息,也能与班主任们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当然,遇到家长与学校管理意见相左时,班主任也应该听听家长们的建议,如果合理可以采用,如果错误要加以引导,以期能发挥出管理合力的价值,形成了家校合作,彼此之间互换消息,互相支持,对学生有了一个全面的、动态的了解。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高中学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的闪光点,作为高中的班主任应该细心地观察,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能够进入到学生的内心,真正的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从而找寻出不同的培养学生的方式,教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吴伙连.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知识文库,2017(22):234.
[2]杨光.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J].高考,2017(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