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构建多元化高中历史课堂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 刘小容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历史自信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提及
       
        刘小容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历史自信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提及。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系统化的整合了政治发展史、经济发展史、文化发展史,将宝贵的历史财富以教材的形式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但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学中,受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生动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并没有与历史课程的吸引力成正比,相反的,因为较为枯燥,学生往往对历史“不太感冒”,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多元化;高中历史;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有太多的闪光时刻值得去认识、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元化的高中历史课堂,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谓是一举两得。基于此,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创新性教学理念为基础,综合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如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教学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锻炼学生自主学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在多重教学模式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善于学习历史,找到学习高中历史的新方法、新思路,以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课堂知识的吸收程度。高中历史课程有其独有的特点,即以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为主讲内容,有丰富的创设课堂情境的素材。从教师角度来看,不仅能够以特定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还可以从学生熟知的历史事件中去挖掘兴趣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其中的历史内涵,可以从外在形象入手,通过换上某一历史时期的服装来进行角色扮演,为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创设课堂情境,为学生讲述历史故事,增强在学习过程中的代入感。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这是我国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阶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关于这节课内容的情境创设,我采用了问题式导入创设情境的方法,即:“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朝代,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习惯上叫他秦始皇,那么皇帝这个称呼是如何来的呢?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讨论呢?在教材中,你就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学生只只秦始皇而不知皇帝的由来是什么,于是在问题的导入下,增强了学习的动力。而后我为学生系统的讲解了“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的相关历史知识,从秦国横扫六国建立起秦朝,到为巩固秦朝统治而实行的制度方面剖析了这个历史时期,让学生的历史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多媒体教学,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精品颇多,但是传统高中历史课堂多采用板书加讲解的方式,难以最大程度的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构建清晰的历史脉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声情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的加入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以图文结合、视听结合的方式,最大化的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同时,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知识点整合成为以时间为主线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感受体系化教学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全局意识,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这一阶段时间跨度较长,涉及到很多朝代,自然会有更多的历史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些困难,于是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将教材中涉及到的统一的王朝如汉、唐、宋、元的影视剧作截取的片段作为课前视频进行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后进入正式的讲解之中,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每一个知识点都会有相应的图片与之对应,除此之外还展示了专属于某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增强学生对朝代的印象。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央集权的发展、二是君主专制的演进、三是选官、用官的变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一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演变,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之下,不仅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并且历史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两个极为重要的能力,分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受特定教学环境影响,难以在将二者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加强方向上的引导,从两个角度,即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与团队精神的培养角度,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具体而言,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让其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进行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思考与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保持方向正确。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法而言,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小组,并且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既自主又合作、既思考也探索,教师要辩证的看待二者的关系,不可混淆二者之间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这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程度的时期。我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自主研读、自主思考,对于重大历史决策与制度变化应当逐字逐句的研读,并且发挥联想能力进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层次含义。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材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我向学习小组抛出了相关的历史问题,旨在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即“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学生接过问题之后进行小组内的分工,分别对内阁的作用和军机处的作用进行整合,而后在得到基本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得到完整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无论从任务分派还是探求答案来看,都是对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一种运用,提高了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简而言之,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是学生学好历史知识的重要法宝,也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法宝。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从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以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高中历史课堂,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双飞跃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婷婷.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下),2016(04)
        [2]高凤泰.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6(03)
        [3]潘妍.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6(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