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明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基本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接班人是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对此,作为初中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德育的管理,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初中德育的顺利有序发展,并努力让初中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创新策略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鉴于初中学生还未建立起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极为重要。结合初中生的发展特点,以生为本,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方式和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极为重要。
一、新时期初中学校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表现不良,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方面面临障碍。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对象,学生的合作和热情程度将直接影响后期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初中生在社交生活中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处于个人叛逆阶段,自我控制和自我反思意识相对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初中生在教室里无法长时间专注于学习,导致考试成绩下降;有些男生课后非常活跃,但是课堂缺不敢表现自我,成绩相对较差。许多初中领导班子承受着一定的教学压力,很难促进德育的顺利发展。
(二)德育的一种形式。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一些班主任在教育素养方面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也不能跟上互联网的发展,因此这些教育者无法很好地处理互联网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此外,德育的形式是一种不属于网络时代的教育,德育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在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互联网深度普及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意识有所提高。在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却仍然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在这一阶段,班主任发现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德育教育的内容比较落后,主要致力于学生的学习方面的教育,但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关注不足。
二、初中班主任的德育管理策略
(一)注重促进教育和严格的纪律要求。在课堂上实施德育教育实践之前,班主任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和对自我管理的理解,并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班主任可以定期举行班级会议、班干部会议,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单独谈心,鼓励学生学习行为规范和其他规章制度,从而引导班级和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并形成积极与班主任沟通的习惯。
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的奖惩制度。班主任应进行各种课堂管理实践,在学生表现良好之前,班主任需要给予公众赞誉,并将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
(二)积极分析德育策略,改善德育教育方法。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思想特点。以前的德育教育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班主任必须在同化原则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德育方法的束缚,积极研究和大开发全新的道德教育策略和方法,使用丰富多彩且更易于接受的道德教育方法,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应该减少过去枯燥乏味的讲道,采取更多贴心学生心灵的方法和技巧来教育学生。例如,使用多媒体和其他支持方法,组织学生观察正能量行为,从其周围的道德模范中学习,从小事做起,并积极唤醒学生的心中对道德意识和对美德行为的渴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推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及其深层内涵的教育,并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德育教育的结果。德育教育不是最终目标,如何通过德育工作树立影响学生一生的道德品质,才是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德育应该与课堂上的有形教学区分开来,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发布口号,这导致了德育内容的空洞化和形式化。科任教师应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积极融入德育教育,并使之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联系。让道德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来实施。学校可以求助于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机构,组织学生开展关爱活动,教育学生关爱老人、关注弱势群体,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实践教学并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目标。学生在实践中能够通过知识、实践的统一不断促进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增强学生将德育教育融入生活实践的能力。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们自愿献血,提高学生对社会回馈的道德意识,成为可以引导他人做贡献的新时代初中生。
(四)正确的教育观念应该理解学生的困难。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学生严格遵守规则和规章。在新阶段,班主任应吸收新思想和观念,与时俱进,走近学生,听取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确保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五)营造正确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决定了班级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改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道德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养成教育”的落实,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积极发展班级文化,不断增强班级文化对创建优秀班级的影响,实现全员德育的目的。
简而言之,初中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未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教育下,班主任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强化学生的个体发展,指导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玉凤.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J].好家长,2018(101):22.
[2]杭柏森.基于德育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改革途径[J].教书育人,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