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梁振伟
[导读] 德育是当前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

        梁振伟
        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第一小学   511300
        摘要:德育是当前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价值观念,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在德育渗透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基于此,班主任要从基本学情出发,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德育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本文从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关爱学生,以心育心;家校合作,双向共育三方面对如何小学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管理;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班主任若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落实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对于学生正确德行观念的形成将产生积极影响。所以,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世界的认知规律,将德育渗透于班级管理过程中,真正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发挥出“引路人”的作用。
        一、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模仿”是小学生最为显著的年龄特点,由于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大人也充满了向往,所以他们经常会有意或无意的模仿身边的大人。班主任作为学生接触较多的成年人,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全方面的,所以班主任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行榜样,发挥出言传身教的作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生眼里,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具有一定地示范作用。所以,为了给大家树立良好的德行榜样,我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在路上也会主动跟学生们打招呼,并且要求学生们在看到其他老师的时候也应该有礼貌的打招呼。同时,我还非常注意班级内的卫生,也会与孩子们一起进行大扫除,发挥出了行为上导向作用。在这一基础上,大家不仅会关注班级内的卫生,在外出行也会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内。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与接触中,我也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讲文明语,做文明事,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言语和行为上的引导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观念和日常行为,还引发了学生之间的自主督促,如:不让朋友说脏好、不让朋友不要插队等等,而这些与班主任所树立的榜样作用有了密切联系。
        二、关爱学生,以心育心
        小学生具有一定差异性,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喜欢主动跟班主任交流,有的学生较为内向,鲜少与班主任交往。但无论是哪一类学生,班主任都应该以“关爱”为前提,做到以心育心,不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这一基础上,学生会更容易与班主任成为好朋友,这对于班主任进行正确思想的渗透,引领小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将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


        师生之间需要进行良性的交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更应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为班级内每一位学生都制定了一份简单的小档案,主要用来记录学生的特点、兴趣、能力等内容,以通过记录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例如:在班内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而在课上“开小差”的次数却一直在增加,而我也收到了其他任课教师的反映。基于这一问题,我加大了对该生的管理力度,经常在课下跟他交流,了解他当前的情况。面对他所提到了注意力不足,不想学习等问题,我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关心他是不是听不懂,有没有发生过不开心的事儿,或者是对老师们有意见等,从而逐步拉近了与他的距离。在了解到他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后,我先进行了座位上的调换,使他更接近教师,一方面也强调不认真听讲以及与他人说话的行为不仅仅影响自己,还影响他人,从而使他在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从而借此有效渗透了德育教育,也促进了学生有效转化。
        三、家校合作,双向共育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等重要,仅仅靠一方进行单向的德育教育很难发挥出最大效果。所以,班主任应积极促成家校合作,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沟通确定统一战线,相互协同,共同落实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使他们从小懂得规范自己,并养成严于律己的道德行为习惯,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班主任和家长都肩负着培育孩子的重任,所以为了推进双向共育的实施,我非常重视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所以,除了开展家长会之外,我还会借助电话、微信、视频等媒介与家长联系。尤其在关于德育教育方面,更是与家长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一次,一位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总是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严重影响到了其他人,并询问我孩子在学校是否一样。听到这一反映,我第一反应就是否定,因为该生在学校性格相对文静,很少过度展现自己。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对该家长的解决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等问题进行了了解,之后给出了针对性建议,如:出门前制定奖惩规则、借助故事进行德育渗透、在相似场景中进行角色互换等。同时,我在校内也加强了对该生的德育教育,带他认识到了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的必要性,而这种双向共育的形式对于学生德行观念的内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应重视对积极环境的创设,从思想、行为、道德等多种层面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认识到了何为对错美丑,并学会进行自我行为的约束,逐渐养成尊重他人、遵纪守法的文明礼仪风尚。
        参考文献:
        [1]张巧雁.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上),2019(08):226-227.
        [2]邓焕清.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