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金云楠
[导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步开展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工作,

        金云楠
        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3221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步开展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工作,其中德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面临着繁重课业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高中生来说,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就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策探究
        前言:班主任作为班集体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不仅要负责班级管理的各项事务和教学工作,而且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和个人品质的培养与引导,促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班主任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有效渗透德育教学,创新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心理素质,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一、当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许多高中班主任都把工作精力集中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因而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使得高中阶段的教育一直都存在着“重智轻德”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大部分的高中班主任仅仅利用每周的班会时间来开展德育教学,教学内容也多以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以及对每周内学生在遵守和违反课堂纪律和校规校纪等方面的表现进行通报为主。但是,久而久之,就会促使学生逐渐丧失对于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而且这些简单地德育说教并不能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所以就会导致高中德育教学工作逐渐沦为形式化。除此之外,很多的高中班主任都会采取“一刀切”的德育教学模式,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致于许多学生都会在课堂行为规范、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出现道德偏差,而班主任往往都会采取训斥或者叫家长的方法来教育和纠正学生。这样只会加剧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
        二、有效改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秉承用爱育人理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重要引路人,同样也是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教师,应当秉承着用爱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日常工作中要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要试着放低自己的姿态,尽可能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姿态来命令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班主任也可以赢得学生的信任,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对班主任敞开自己的心扉,表达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苦恼与困惑,从而有助于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帮助学生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改善策略,以此来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此外,高中班主任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并用爱心来浇灌学生,对待问题学生要用鼓励和劝导来替代批评和斥责,给予学生充分的耐心和爱心,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创新德育主题班会,提升学生思想品质
        班会是高中班主任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平台,多用来进行教学总结和学生反馈,或者是开展各个领域的主题教学活动。因此,高中班主任可以借助班会活动来开展德育教学,积极创新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德育内容,采用科学的手段将德育知识渗透在学生的生活情境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学生的情感熏陶和思想升华,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例如,高中班主任可以举办一次以“坚持”为主题的德育班会,在班会课上可以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坚持的见解,或者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过往的经历中,都有哪些事情是一直在坚持的,而哪些事情又是没有坚持而选择放弃了的。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鼓起勇气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随后在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后,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坚持和永不言弃精神的电影片段或是名人访谈,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坚持不懈和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近年来,由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而造成的一系列极端事件频频发生,这也使得针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对于高中生而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因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同时繁重的课业任务、来自家人和朋友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都会促使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一定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和自我优化。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一定要时刻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针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或者是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发挥家校合育的德育功能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定期组织集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促使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进而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教学工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积极心态,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要秉承着用爱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创新德育主题班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克虎.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的成因及改进措施[J].吉林教育,2017(46):138.
[2]李春云.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下),2017(11):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