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卢敏
[导读] 时代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大,在目前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广大任课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之一。

        卢敏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虹桥镇第十二小学    325608
        摘要:时代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大,在目前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广大任课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之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始终倡导广大美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无论是在课前进行备课设计,还是在课上进行绘声绘色地教学,美术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起来这一项技术,它能够为美术教学提供许多有效的应用,同时,还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响应新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课外知识;欣赏经典;直观理解
        现阶段,在开展美术课的教学时,教师的教学工具已经远远不止黑板和粉笔这两种基础工具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美术教师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补充丰富的课外知识,还能够借助互联网向学生展示国内外经典作品,它以一种直观、迅速的方式为当前的美术教学提供了需要应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拓展美术课外知识
        小学生的年龄小,涉世未深,注意力不容易保持长久的集中,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因此,他们在上课时比较喜欢听教师传授课外知识,这不仅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能够拓宽学生的见识。在美术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有限,特别是教材上展示的图画作品,学生很快就能全部了解完毕。所以,美术教师应当在课上适当向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知识,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当教师把要搜索的内容输入到搜索引擎中后,很快,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丰富的与此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三年级下册“小小建筑师”这一节时,我在课堂上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了多个建筑的图片,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中国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等等。我先让学生浏览这些图片,接着,鼓励学生从美术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些建筑具有什么特点。一些学生表示东方明珠和埃菲尔铁塔的塔顶都是尖尖的,故宫非常具有中国古代的特色。我对学生的回答感到十分满意,接着,我针对学生的回答追问道:“大家说到故宫非常具有中国古代的特色,那大家知道曾经是谁居住在故宫里呢?”这个问题一时间难倒了许多学生,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并不太多,于是,我便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拓展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故宫的建筑要比北京老胡同华丽。这部分课外知识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了高度集中。

看了这么多建筑的图片,了解了不少课外知识后,我便让学生利用画笔,自己在纸上设计一处建筑。
二、欣赏更多美术经典
学生学习语文时,会学习古诗、文言文,这是语文中的经典。在学习美术时,学生也有机会接触到美术中的经典和不朽的作品。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知名艺术家的更多作品,同时,还能够在课上让学生一同进行欣赏、品味。虽然在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中,已经有了不少美术经典作品的展示,但这毕竟只是冰山一角,教材上的内容有限,艺术的作品与价值是无限的。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美术经典,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能够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四年级下册“清明上河图”这一节时,学生了解到了我国古代的艺术品,当他们通过课本看到《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时,学生都惊叹于张择端绘画的艺术,能够把清明时节的情形用画笔描绘得栩栩如生。之后,我对学生进行了提问:“大家除了这幅作品以外,还知道我国有哪些经典的美术作品吗?”一些学生说道:“齐白石的马。”我点头肯定了这名学生,并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索齐白石的作品,当学生通过屏幕看到齐白石画的骏马时,又一次被这淋漓尽致的绘画技术所折服了。之后,我又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欣赏了徐悲鸿笔下的马等多幅经典名作。
三、方便学生直观理解
在教授美术知识时,有时会设计到一些抽象的专业术语,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过绘画,所以学生在听到那些专业词语时,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针对这个问题,使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可以有效解决。根据人类的认知特点,再加上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相辅相成,教师可以提前把学生难以理解的事物用信息技术整合出来,接着,再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这既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直观性、智能化,又使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得到了调动,极大的为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事物提供了便利。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五年级下册“光与影”这一节时,我先向学生讲述了许多美术学中有关光、影的内容,但是由于我的描述太过专业化,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于是,我便借助信息技术,搜到了一张经典的人像图片,让学生边看图边理解。首先,我放大了人像的眼睛部分,让学生指出哪里带着光的,学生可以清晰看到眼球上面的色彩亮度要比周围部分高,所以这部分是有光的。接着,我又让学生指出哪里是影的部分,学生可以发现,眼睛下方的卧蚕色彩比较黯淡,这是影的体现。这样直观地讲解光与影,使学生对绘画又提高了认识。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应用远远不止上述所说的这些,它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课下更好地进行自我学习,同时,还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身为美术教师,应当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当前社会以及未来的重要性,并不断在授课之余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以便打造出更高效的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俞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6)
[2]袁琳.小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