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英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第一中学校 038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推进,在高中体育教学领域出现了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按照其开展体育教学,能够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出体育课程的理想作用。基于此,本文从革新课程机制,增加投入程度;开展课堂课程,培育健康习惯;拓展体育活动,完善人格品质三方面,对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进行简要探究,以期为广大教师的日常体育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人格品质
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的本质在于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素质。其要求教师不能仅以运动教学为主要内容,还要引进道德教学的内容。但纵观当今体育教学的现状,教师不仅没有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反而将减压、自由活动等意识渗透其中,导致学生未建立,或者建立了错误的体育价值观,由此削弱了体育课程的德育效能,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健康地发展。
一、革新课程机制,增加投入程度
要想让高中生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就需要增加他们运动的时间。但是由于受到学业的压力,仅仅依靠学生的主观意愿,去提高他们在运动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显然无法成功。因此,教师可以革新课程机制,在有限的体育课上,增加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进而,让主观兴趣引导自己的行为,让其在课下时间,能够在运动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1】。
例如,教师在教学武术的相关动作技能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首先采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任命出每组的组长,其后统一对组长进行教学。待所有组长掌握了基本的武术动作要领后,教师就可以让组长依次教授组内的其他成员。而教师则扮演点拨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由此,学生既能够获得成为教师的新奇感受,也能够获得被同学教授的新鲜感受,由此便能够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当他们产生主观上的运动意愿后,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即时通讯软件,将武术教学视频传递到软件平台上,以此让学生能够在课下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而且教师还可以增加展示环节,让那些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对其他学生进行动作展示,进而成为新的教导者。教师由此革新课程机制,便能够增加学生在运动上投入的时间,进而让他们的身体素质获得提高。
二、开展课堂课程,培育健康习惯
仅从实践层面展开体育教学,对于渗透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来说,是不完善的。教师还要从意识形态领域对学生展开教学。
因此,教师应当增加课堂部分的体育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创新教学手段,让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他们在课堂中投入的时间,进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奠定理论知识上的基础。
例如,当学生出现抵触运动的心理时,教师便可以组织一节“运动精神”演讲课。教师可以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奥林匹克精神讲起,让学生从体育运动的发展历史中,见证体育运动对人类完善自身的精神世界的价值。其后,教师还可以援引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让他们明白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健学生的身体,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胆量和心胸。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将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教授给学生。像是,早睡早起,搞好个人卫生等等,都需要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强调,将其种植于学生的潜意识层面,进而让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堂集体活动,像是观看和体育相关的电影,纪录片等,让学生在观看后,进行自由地发言,进而体会到集体的友爱和人际交往的乐趣。由此,他们也会增强社会意识,巩固集体意识,从而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三、拓展体育活动,完善人格品质
要将体育核心素养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积极拓展丰富的体育活动,让他们能够在以体育为主题的活动中,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质。体育运动从人类学的角度考虑,可以划分为一种集体性质的活动。因此,教师开展相关活动,便能够让学生更加体会到体育的本质和魅力。而此种教学模式,比起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方式所产生的效果,要更有效【2】。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体育人生”的集体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那些体育名人的纪录片,像是迈克尔·乔丹、阿伦·艾佛森、李振藩、姚明等等,都能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体育对人类的正能量。当然,观看完影片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其抒发自我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之间产生正向地交流。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法,将观影的感受按照自己、人物、感受的结构,整理出来,进而将影片中的正向理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于学生的内心。教师还可以组建一些户外体育集体活动,像是为自闭症儿童进行公益募捐的运动赛事,让学生通过激烈的体育比赛,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质。教师借助拓展和体育相关的活动,便能够升华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进而完成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不仅在完善当今高中体育教学机制方面,有着推进积极意义,而且在增益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也有着正向作用。当教师有效地将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时,学生不仅能够在身体机能方面获益,还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得到助益。基于此,教师应注重渗透核心素养的方式和技巧,切实为学生的成长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武彩军.浅析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1(12):123-124.
【2】阳浩伟.核心素养下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21(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