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高源
[导读] 虽然高中美术教学内容不在高考的范围内

        高源
        陕西省长武县职业教育中心   713600
        摘要:虽然高中美术教学内容不在高考的范围内,但其学习内容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其可凭借视觉和图像的多种特性,向学生传输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就该话题,对如何借助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进行探索,希望在下文的阐述中,能为当前的高中美术教师提供一定教学启发。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文化自信
文 化是人类文明和人类发展的重要载体,美术文化作为文化中的特殊一种,其学习过程对促进高中学生自身发展有积极作用。人类可以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观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大致了解,这既是人们对历史的探索过程,也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祖国美术作品鉴赏,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文化的魅力,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强大和丰富。
一、通过美术鉴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5000年的悠久历史缔造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从诗词歌赋到美术画作,其中蕴含的美学韵律已经不用多说,那些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那些词藻中蕴藏的格调底蕴,都在无声表露着我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审美和文化内涵。此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古城中随处可见古代的优秀建筑作品,那些都是我国文化的艺术产物,独一无二的美感和精彩绝伦的雕刻,让人望上一眼就难以忘怀。时至今日,幸得祖国壮大,我们依旧能观赏百年前的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感受古代文人的才华和不朽的民族精神。但是,我国文化之所以能领先数国,不在于其艺术作品的优美,更重要的是其作品背后阐述了我国在漫长历史中的发展,揭露了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社会现象,体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反映的社会问题。如《清明上河图》中,除了反映北宋当时的繁荣街景外,其实同样也暗藏了作者的忧患意识,所以《清明上河图》既是盛势图,也是盛世危图。由此可见,带领高中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对于激发学生探索中华文化兴趣有积极作用,而在这过程中,学生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民族自信心,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二、用艺术环境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人们总会受自身所处环境影响而使心境发生改变,这也是不同生长环境中,人们会拥有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爱好的原因。

若高中的美术教室能体现出独属于我国民族特色的装修风格,那么学生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就会逐渐滋养出中华文化素养,同时加深自身对中华文化内涵的理解。优美环境能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放松学生身心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此外,教师中还可以增设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这样在开拓学生演技的同时,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参与度,从而进一步体会中华文化魅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文化底蕴,教师还可以在课上介绍一些我国著名的艺术品知识,如青花瓷,这样的介绍既能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培养民族自信心。
三、通过学习实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和美学的传承光靠口头是远远做不到的,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创作和文化学习中,才能更切实的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为了拉近学生和美术以及文化的距离,教师可选择恰当的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透过博物馆来见证我国文化历史的渊源流长。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可带领学生学习制作一些中国传统的艺术品,例如中国结、陶艺等等。艺术品制作的过程能拉近学生和文化之间的距离,既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有利于学生感受文化精妙。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家中或是身边寻找一些传统文化的足迹,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文化,借此加强学生的感知物,中华文化的能力。
举例说明,在带领学生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们将该内容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利用课外时间对民间的高人和艺术家进行探寻,通过询问和采访的方式搜集到和课程相关的资料内容。该种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是新颖有趣的,学生的积极性能被最高调动起来,而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也会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资料收集完毕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收集材料的介绍,而后在班级内由个别学生向全体学生讲解,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魅力。除了这一课题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从教室中走出,去探寻大自然,而后让学生们对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和风景进行写生,借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民族美术的喜爱。
总结
学生美术文化自信心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美术教师需要通过美术的教学,让学生对美术文化有基本认知,而后透过美术作品的鉴赏,让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美术实践过程是学生近距离接触美术文化和提升审美能力的过程,学生可以在漫长的学习中受高雅美术文化的熏陶而培养良好的美术素养,在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建立起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钟立胜.高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与思考[J].艺术评鉴,2018(13):138-139.
[2]许洪林,何青云.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之思与行[J].美术大观,2018(01):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