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实施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杜妍妍
[导读] 在现代化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以及课程标准有效实施的背景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授者应重点研讨的课题

        杜妍妍
        河南省  蚁蜂镇中心小学  463206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以及课程标准有效实施的背景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授者应重点研讨的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仅仅注重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同时无法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原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之上思考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实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助力学生如何更好发展,同时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实施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多样化实施

        
        在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当中,根本目的主要在于通过不同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培养自身创新理念,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广阔,音乐课程教学是义务阶段教育的重要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应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中。作为一种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在日常的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需要借助音乐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思想观念。可见,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至关重要,教师应加强探索。
一、构建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 积极学习,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到学习的乐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在现阶段的教育事业中,受到了广大知识传授者的青睐,这种方式有着直观、形象等特点,并且可以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所以,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方式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音乐课程学习体验,就是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情境之中,不断强化自身审美与感知。
例如,在进行《堆雪人》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首先为学生们展示出了各种各样的雪人图片,使学生在观看、欣赏的过程中充满着兴趣与积极性,笔者引导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回忆在冬天玩雪人、打雪仗的情景,进而构建出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然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欣赏了音乐作品,促使学生能够在明朗欢快的音乐情绪中展开想象与学习,并且让学生们开始发声练习,而且用暖手的方式打开声音,学生在用美丽的声音做发声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冬雪带来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课堂活跃度,学生们在这种有趣的课堂情境之中也能够更加乐于学习。

如此一来,整体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会过于死板,同时构建出了融洽的课堂环境,进而有效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二、拓展教学内容
音乐资源比较丰富多样,除了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之外,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大量的音乐知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立足于课本教材知识内容展开教学,忽略了音乐知识的适当拓展与延伸,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比较局限化,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高。鉴于此,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进行拓展,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爱的奉献》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们介绍了这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这首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等,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拓展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音乐作品的故事,充分了解其中的情感等。然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欣赏了这首音乐作品,促使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情感进行了体验,并用自己优美、深情的声音学唱了整首歌曲,在整体的演唱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更加精准的表达其中的情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更好的体验与感知,进而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三、体现学生主体
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且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方面的发展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以生为本理念”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进而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等。
例如,在进行《丰收的节日》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边让学生们欣赏歌曲,一边提出了:请同学们找找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跳跃?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连贯?歌曲表达出了怎样的情绪?等问题,鼓励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回答。其次,笔者结合班级当中不同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其进行了小组划分,让各小组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歌曲的情绪与风格特点,并且让各小组依次进行了展示。如此一来,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中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有效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部分,给予了学生们足够的表现空间。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在现阶段教育改革背景下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全面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并且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小琴.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J].大众文艺,2016(20):225.
[2]岳伟红.小学音乐教学之中的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17):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