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创设教学中的“会说”课堂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闭孟瑶
[导读] 语言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闭孟瑶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合群初中  
        
        摘要: 语言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在社会发展应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广泛的语言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说话表达训练已经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英语课堂研究的人物和方向。在平时教学中,很多学生谈“说”色变”。“不敢说、不想说、不乐说”的课堂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平时都是消极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听课效率极低,学习成绩较差。为此,我想通过“情景教学法”来改变这种教学中的现状。
        关键词:情景教学  “会说”  农村初中  英语课堂
        在我县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由于受到家庭教育环境和其它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对读书不感兴趣,即使按时去学校进教室,课堂上也没有用心听课。尤其是在英语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强,老师提问,谈“说”色变,“不敢说、不想说、不乐说”的课堂现象普遍存在,在一份有260个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到“你喜欢在课堂上大胆发表你的看法吗?”结果显示:学生课堂发言怯场很严重,只有70人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只占调查的26.92%,出于自我保护自尊心,怕被同学嘲笑,害怕回答的有119人,占到调查人数的45.77%。由此可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看法的人数少之又少,出于害怕说错了同学嘲笑;出于自尊心的我保护,极少有学生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哪怕被老师点名不得不站起来,也是战战兢兢、磕磕巴巴、声若蚁语。甚至有一些站起来直接一句“我不懂”,害怕交流讨论、害怕发表自己的观点是乡村学校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通病。为了改变学生厌学、厌说的心理和“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不乐说”的现象,提高大胆开口说英语的能力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能在课堂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一、情景教学法的概述
        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通过实物演示、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实验操作以及多媒体运用等手段创设特定情绪把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以“说”和“做”的把以往脱离实际的课堂,变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变成生活交往的需要。情景的设计是生活情节的再现,源于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这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课堂的一大挑战,将课堂的“要我学”变成我要融入生活“我要学”。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是我们努力研究的方向。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的背景下,英语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情景化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英语课堂改革的需要。“三会”课堂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确立的,虽有诸多不成熟之处,试水之石已经投出,毅然前行,且行且正。
        二、初中英语课堂情景教学法能够促进“说”的作用
        1、情景教学与产痛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贴近生活,融入故事性和趣味性,学生能体会到学习源自生活和生活的需要,在实用性的驱使下,能够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思考源于生活,表达成为需要,有效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创造培养了学生用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机遇。要想使学生说出来,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观上有“说”的愿望。兴趣能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达到较高水平。这就需要老师努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论的精神,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体验到口语交际的魅力。
        2、情景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用情景教学是基于对“三会”课堂的理解很和运用,通过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文中的角色情感信息,复述故事、模拟情景朗读,体会角色内心感受、改版成课本剧进行扮演、对比阅读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敢敢想、敢说、敢做(表演),在娱乐的同时,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有了兴趣的引导;有了探究的快乐,知识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自然水到渠成。


        3、情景教学法很好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教学目的在于运用。情景教学既是模拟也是实战,学生在常设情景的环境中自由将知识学以致用,在“说”的基础上,带动学生的“想”和“做”,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实现“三会课堂”的目标。
        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设情景中“说”的策略
        (1)创设直观情景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使他们“想说”。
        一种语言的积累需要时间的沉淀,一种语言的形成需要直观形象的刺激,象形文字就是此类。初一年级的学生,接受英语这种新语言的时间短,又是在零基础之上接受的新知识,创设情景,模拟生活是最好的教学模式。通过生活情境再现、简笔画勾勒、搞笑漫画展示、实物、对话交流等方式,在学而有用、学而有趣的前提下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表达的愿望。老师可以在情景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论的精神,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体验到“说”的魅力。法国作家卢梭曾经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的力量,你永远不能成功的教给孩子任何东西。”罗曼罗兰也曾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在班集体中制作一个荣誉树,学生会想、敢说、能做都将他的成绩“挂”到树上,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表扬、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在集体中有存在感。有了这些,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样,他们面对他人也就有了说的话题;有了敢说的底气和胆量,这对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创设模拟情景培养学生“说”的胆量,使他们“敢说”。
        基于课堂基础上,将课堂延伸,学生各展所长,绽放光彩。
        在现代课堂中逐渐转换观念,将课堂变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为主,逐步弃教师课堂上教师面面俱到、繁琐分析讲解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建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存在感和价值体现。将课堂有效延伸,多设计班级活动如我的梦想、我的好书推荐、介绍名人故事、介绍最美家乡、辩论赛等等,从学生身边熟悉的题材入手,锻炼学生的想、说、用。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问题活动如经典诗歌朗诵、校园十大青年歌手比赛、元旦晚会、学校运动会主持人、国旗下讲话等。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全县乃至市级的集体活动、个人活动。总之,搭建不同层次的平台,引导学生想;给学生说;让学生做。
        (3)教会学生说话的基本技巧,使学生“会说”。
        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智力的综合体现。一个人要会说话也是需要经过不断的训练的。一般来说说话技巧的训练内容大体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语音和语调。语音语调的变化会带来语义的变化。语调的不同,语音轻重位置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便有较大差别。所有这些,应训练学生注意准确运用。
        再次便是语速的训练。说话的快慢、急缓与表达的语意关系密切,喜、怒、哀、乐,各有所异,说话对象不同、内容不同,语速更应有异。所有这些,都应具体训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说话技巧的训练也应该伴随始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会说”了。
        我们常听说学英语最忌讳“哑巴英语”,确实如此。学习英语除了掌握必要的语音和表达技巧方面的知识以外,多说——无疑是一种锻炼口语的最好方法。情境教学有效解决学生在认识新事物上抽象的难题,源于生活创设情景,又源于课堂升华情景,知识来源生活;知识改变生活,将学习成为一种需要。情景教学改变传统课堂,实现农村学校课堂敢想、刚说、敢做,演绎每一节课的精彩。教育永远在路上,改革才宽广,为教育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黄卫.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创设教学活动情境[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